“恒儿。”耿曙说。
姜恒困得很,他迷迷糊糊转过身,问:“什么?”
“没什么,睡罢。”耿曙在方才那一刻,再一次感受到了嘴拙的无奈,他有太多的话想说,奈何却说不出口。
夜半时分,惊雷滚滚,郑地终于下起了迟来的暴雨,一场雨解去了干旱,今年的秋收,不必再担心了。凉爽的水汽卷入房中,耿曙始终睁着双眼。
从姜恒看到大海的那一刻起,耿曙便下了一个决定,在他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以前,他不能再与姜恒像从前一般亲近了,这样对他们而言不是好事——曾经他不知道,姜恒只是单纯地将一切当作兄弟之间寻常相处来看待。
如今他们与从前再不一样,耿曙则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守好规矩。
翌日,姜恒来到郑国朝廷时,还打着呵欠。
朝中有一大半人他都认识,但他与耿曙抵达那一刻,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姜先生回来了,”太子灵如今已是郑王,端坐王案后,客客气气道,“聂将军尚是第一次来到本国,两位请坐。”
“什么聂将军?!”一名老臣马上就认出了耿曙,怒吼道,“他就是害死了天下无数人的刽子手!他叫耿曙!他是耿渊的儿子!”
众臣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不要脸之人,两国血仇比海更深,满手血腥的杀戮者,居然堂而皇之,来到了郑国的朝堂上,这简直是对数万阵亡将士的蔑视!
太子灵没有劝任何人,他知道以姜恒的本领,足够轻松应对。
但率先开口的却是耿曙,只听耿曙沉声道:“不错,我就是耿渊的儿子,随母姓,叫聂海。受封大晋骠骑将军,领洛阳骑都尉之职。我父十五年前琴鸣天下,杀了四国公卿,我曾是汁琮义子,率领雍军,战胜你们郑军,手上沾满了数万人的鲜血,并攻破了梁国国都安阳……”
接着,耿曙在一张空案后坐下,将手里黑剑放在案上。
“……聂某武艺平平,不及先父,但今日我若想血洗郑国朝堂,诸位也定逃不出正殿大门。”耿曙扫视众人一圈,客气点头,“不过此来我不为杀人,只为救人,当然,各位要杀我报仇,尽管上前动手,我坐着不动,先让你们十招。”
这话一出,殿内反而一片寂静。这朝堂上确实无人奈何得了耿曙,除非太子灵一声令下,召来弓箭手,乱箭将他射杀当场,否则谁都拿他没办法。
太子灵叹了口气,求助似的望向姜恒,示意说点什么,气氛实在太僵了。
姜恒知道只要自己二人出现,便势必有此反应,说什么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类的大道理,又有什么用?道理自然谁都明白,大争之世,郑伐雍,雍伐梁,本无仁慈可谈。
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各位大人,这可有好些年不见了。”姜恒反而乐呵呵地说。
众人受耿曙威势所慑,一时不语,却都在盘算找什么话来骂他。姜恒倒是很轻松,郑人对他恨意不大,哪怕知道他曾在雍国为臣,毕竟他未曾真正地杀过人。
“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道。
姜恒听到这声音,转头,在太子灵的御座左手下第一位处,看见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
他一直坐在那处,只是身边坐着两名老臣,将他挡住了。
“梁王?”姜恒马上根据服饰,判断出了这小少年的身份。
那孩子正是安阳城破后,被项余放走,逃入郑国的梁王毕绍。只见毕绍一身王服,哪怕身为亡国之君,亦遵足礼节,朝姜恒先起手。
姜恒随之起手,问道:“梁王安好。”
“安好。”毕绍答道,“太史大人,天子安好。”
两人互一行礼,姜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