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也不是百分之百,但是哪怕一年只有一个人是世家的人,之后就会逐年递增越变越多。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也因为世家之力渐衰,到了隋文帝时期,他在举荐制的基础上加了分科考试,而到了炀帝之后,渐渐有了科举制的雏形,此等行为大大得触犯了世家的利益,后世也有人评价,科举制很有可能就是隋朝灭亡时候世家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虽非主要原因,但是世家那时候心生不满也是必定的。
到了唐朝,皇权与世家来了一次硬碰硬,太宗李世民杀世家,杀的血流蹭喝,到了他儿子李治,还是杀了个血流成河,等李治的老婆武则天上位之后,继续杀,杀的世家胆战心惊之后,便蛰伏了起来,一直到宋朝,还有世家的影子,世家真正消亡是在宋末元初,天下大乱的时候,辽金的屠刀和蒙古的铁骑,南下入侵万里河山。
世家徒有好底子,却没有足够的武力可以保护,以至于到了明朝,科举成了取士的唯一途径。
后世的每个朝代都使用了科举制,以及每每开朝都默认诛杀前代世家,还地于民,也是这个因素。
因为开国之初,需要安定,需要民心,诛杀前代世家大族,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田产,分给平民百姓,得了实惠的百姓就会有思安之心。
直至清朝,扭曲了的科举,更是大行其道,以至于百年屈辱之后,到了现代,干脆釜底抽薪,采用了土地国有制,这可谓是历朝历代均未有过的一个创举,是否能够成功遏制世家一说……只能等后世来评价了。
但在如今的朝代,要遏制世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开国君臣。
跟着皇帝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正是荫庇后代子孙?
至于后代子孙是否能争气,就只能看家教的。
当这些人因深恨世家、皇权压迫揭竿起义后,自己也将成为了压迫别人的世家和皇权,不得不说也是极其嘲讽的一件事。
武阳帝为了把世家取缔,正在逐渐收拢权势,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成才的都送去了边关历练,不成才的也没资格让武阳帝看在眼中。
但是这些世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武阳帝的意思,因为李钊用的是阳谋,自家子弟不成器,也没办法。
武阳帝削减世家的影响力,权利也逐渐收回,世家没有办法,不抵抗的同时,也在想办法自救。
这个办法,就是储君的正妻!
侧妃什么的不要想了,说到底,妲己再美也是妃!
只有正妻才是他们看重的地位,何况他们已经有了人选,其他的那些什么阁老家的孙女儿啊,三公九卿家的小姐啊,这都是陪跑的,她们当个侧妃也就可以了,因为按照宣亲王的级别,正妃一位,侧妃能有四位之多!
侧妃的位份,足以安慰那些人了。
可是如今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宣亲王可不好煳弄,也不知道他从哪儿知道的那些事情,不仅知道的清清楚楚,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甚至是人证物证都俱全,铁砧如山的情况下,那几个阁老一个都没幸免,全都被武阳帝给罢官免职,抄家流放了!
这下子,朝上顿时偃旗息鼓,谁也不敢招惹炸弹一样的宣亲王,毕竟谁家没有点阴私事情啊?
当着皇帝的面被爆出来,多丢人啊?
而且更狠的是,宣亲王是有人证物证的,想抵赖都抵赖不掉。
有的人回家去就开始想着抹平自家的事情,结果却发现,人证物证都不见了,不用想,肯定是在某位亲王的手里头呢。
更有的重大事情的人证物证,消失的无影无踪,查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帮人更是心里没底儿了。
本来就心虚,这下子更害怕了。
有好几个人主动提交了致仕奏折,上面直接就批了,武阳帝准许了,他们就灰突突的回了老家去,不过,最起码保留了体面。
童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只是抿嘴乐了半天,给小虾米做了一个扇套,打了一个万事如意的络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