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来也奇怪,楚锦瑶出宫一个多月,再回来时没有丝毫不习惯,仿佛生活就该如此。明明刚成亲那会,她还觉得这个地方压抑,紫禁城的红墙绿瓦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原来不知不觉间,楚锦瑶的生活早已融入这片恢弘的宫宇,呼吸与共,密不可分。

楚锦瑶现在还不知道,在她睡觉这段时间,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朝政之事暂且不说,楚锦瑶和楚锦娴姐妹二人,这下算是彻底在京城里出名了。

其实太子刚带着太子妃回宫时,因为太子妃身上衣服不对,宫里许多人还暗地里说道过。后来昨夜的事情传开,宫廷内外都知道赵家大奶奶冒险引开追兵,太子妃更是险些以死殉国,那些碎嘴的人都讪讪闭了嘴,再不敢说什么。

这样刚烈忠贞的行为,便是最以德行标榜门第的人家都不敢说道什么。太子妃和其姐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京城官宦人家,从清贵的翰林世家到煊赫的武将家族,人人都称道这对姐妹的高义,在楚锦瑶睡觉这段时间,她们姐妹二人的事迹早已一传十十传百,都快编成新的贤妇烈女传奇了。

因为楚锦娴昨日给楚锦瑶引开追兵的事,秦沂对楚锦娴十分礼遇,今日特意下令给赵家送过去不少赏赐不说,甚至还亲自给楚锦娴的儿子路哥儿起了字。冲着危难时楚锦娴对楚锦瑶的照顾,多少赏赐秦沂也觉得他们当得。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楚锦瑶还一无所知地搅动着手里的清汤。这些是御膳房特意准备的,楚锦瑶刚刚醒来,不宜吃太油腻的东西。楚锦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便问:殿下在哪里用膳?他中午用过些什么?

宫人面露为难:太子殿下中午没来及用饭便被公公叫走了。

这怎么能行。楚锦瑶顿时来火,我不在这些日子,你们就这样当差的?竟然任由他疏忽饮食。他昨天在寒风里吹了一夜,现在还要和诸位阁老商议朝政,不吃东西怎么撑得住。快吩咐小厨房准备暖身易克化的东西,一起包起来送到文华殿,多准备些,恐怕阁老们也没用膳呢。

送茶点的太监小心翼翼走到文华殿,还没进殿就听到里面的争执声,太监们愈发警神,走路几乎连声都没了。随着他们慢慢走近,里面的争吵声也明显起来:当日老臣便全力阻止陛下亲征,若不是刘公公那个奸贼在陛下身边进谗言,陛下何至于受此等大辱!

这已经不是受辱的问题了,皇帝信心满满带着三十万大军亲征,京中不少能臣干将、出息子弟跟着出去,甚至朝廷文官都跟着走了一半,然而最后却落了这么个结果。皇帝被瓦剌生擒,英国公、辅国公战死,汝宁公主驸马柴小将军力战而亡,两位侯爷、五位伯爵、户兵吏三部尚书、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还有翰林、太常寺、督察院及下面二十多位文官,不知数的勋贵子弟,全部死在混战中。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