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秦沂桌案前,秦沂对着这封折子沉默良久,缓缓写了拒之。

明知前面是深渊,但是还是要踏出去。就像前几日废小齐后,明明知道出头鸟必死,可是他要稳定时局,平息人心,秦沂根本没有选择。

拒绝瓦剌入关后的第三天,瓦剌进攻居庸关、大同府,因为有皇帝在,燕朝守将束手束脚,五天后,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全面沦陷,直逼京师,京城告危。

秦沂亲自领兵,列阵于永定、德胜、安定等九门外,身后便是京城的城墙,过了他们的尸身,京城再无屏障。

亡国还是雪耻,生还是死,今日走出慈庆宫大门时,楚锦瑶给他整理铠甲是不是此生最后一面,概系于此。

史书上赫赫有名的京城守卫战,就此打响。

第125章 钦徽二宗

京城守卫战打得艰难,曾经横扫草原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全军覆没,秦沂即使紧急调军,如今能赶到京城的也不过一少部分备倭军。正式的军队还没赶来,秦沂只能从京城里征集民兵,各家各户的青壮年在城墙外打仗,普通百姓便在城里递石块、送食物。众人都知道一旦城破,谁都没有退路,所以都抹去了侥幸之心,全民皆战。

紫禁城里,内廷无法参与到外面的实战中,但是也并不是干站着等结果。楚锦瑶连续下令缩减后宫开支,这几日更是集结全部宫人,全力给外面的军士做寒衣。习惯了享福的妃嫔们当然不愿意,可是战时话语权高度集中,小齐后现在都在坤宁宫里乖乖待着呢,这些妃嫔们即使不满,也不过是私下里碎碎嘴,根本没人敢来楚锦瑶面前说。

城外的战况雪片般飞回皇城,瓦剌气焰嚣张,放话要在两个时辰内攻破德胜门,德胜门在京城最北边,如今瓦剌南下,这里也是守卫压力最大的地方,所以秦沂亲自在德胜门领兵列阵。瓦剌久攻德胜门未果,损失人马五千,瓦剌首领帖木儿的两个弟弟也被燕军杀死。这两个战亡的首领放在汉人秩序里大概算是亲王,帖木儿心痛不已,在德胜门损失惨重,所以转而去进攻西直门,又大败。燕军两战大捷,军民信心大震,在随后的章仪门大战中许多百姓自发投石相助,再次胜利。

于此同时,居庸关的守将不再投鼠忌器,死战戍边,和后续的瓦剌援军大战七天七夜,最终还是将瓦剌人拦在关外。帖木儿带着五万人马深入中原腹地,攻城时损失不少人马,后续援军也被居庸关守将拦在关外,此刻各地勤王的部队也要陆陆续续到达,帖木儿见势不对,终于承认,前朝草原民族的辉煌,他大概还得再过几年才能复现。

十一月十五,深夜,瓦剌趁夜拔营而走,隐蔽在城墙上的守兵马上发现不对,急报给上级,秦沂当机立断,让守兵推出火炮追击瓦剌逃兵。此刻攻守阵营翻转,燕军一鼓作气,又有先进的火器助阵,将妄图撤退的瓦剌大军击杀一万有余。帖木儿向北方大本营逃去,十七日出紫荆关,又和燕军打了一仗后,终于逃回草原。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