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人又商量了会齐、张两家的事情,杜监察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杜监察,赵允旻担忧地看着华琬。

赵郎不必担心,我没事的。华琬朝赵允旻安然一笑,她已经不是原先那怯弱胆小,心中满藏哀思的小娘了,她对爹娘的思念,一如爹娘对她的期盼。

从舅舅收留她,到遇见陶婶娘、罗院使、殿下,上天已待她不薄。

华琬知道,是爹娘化作星辰在天上保佑她,她会坚强,会开心,会与殿下一起守护所有善良的人。

如此她才能不负爹娘的期盼,不负心中的思念。

赵允旻拥华琬入怀,阿琬,我会替我们爹娘报仇,让爹娘没有遗憾。

眼见到了午时,华琬也不着急回凝光院。

挽起袖子要准备午饭,赵允旻却拦在门帘外。

阿琬,你在屋里休息,我去厨房。赵允旻的青色直缀在阳光下翻卷着浅浅流云纹。

这不适合。华琬惊讶地抬眼看赵允旻。

合适,寻常百姓家男主人下厨做的饭菜会比女主人做的更美味。赵允旻自信地笑道:所以京城有名酒肆的大厨皆是男子。

华琬摇摇头,真是会胡说,妇做炊、夫添柴在百姓家是常见,可抛去酒楼大厨不论,连她爹那般疼娘的,也煮不熟一锅米饭。

君子远庖厨,那些文人儒士都害怕灶灰脏了他们干净如雪的袍衫。

对上赵允旻的目光,华琬知道殿下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只好道:我去帮你。

阿琬不相信我,赵允旻一边笑一边皱眉,穆堂主送了我几本好书,昨儿我雕了黄杨木壁挂,阿琬也可为壁挂画龙点睛。

努力找事儿供她打发时间,也不肯她下厨帮忙,华琬点点头,赵郎真会烹饪?

我小时候在甄家,见过厨娘准备午饭,生火,下油,热锅,食材,放盐,每一步皆牢牢记着。赵允旻笑问道:阿琬想吃什么,告诉我。

殿下聪明没错,可煮菜与背书,恐怕还是有不一样的。

麻饼卷豆芽吧。华琬挑了样最简单和寻常的吃食。

好,阿琬等我。

华琬见殿下喜笑颜开地去厨房,不自觉地抬手摸了摸肚子,会不会挨饿?

罢了,既然决定什么事都相信殿下,也不差这一件。

华琬寻出穆堂主送来的旧书,坐在桌案旁翻看。

穆堂主言这些书皆是从甄家书房救出来的,数年过去,书卷依然保存完好,页白处是细细密密的注释。

当年甄家长辈以博学多识和独创的甄体字在新宋学子中享极高声望。

书页上的注释显然出自甄家长辈之手,哪怕华琬看得不是很明白,也忍不住肃然起敬。

正翻看着,书卷里落出一张花笺,华琬捡起要放回书中,余光看见上面随手写的诗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与书卷上的注释不同,这行小诗是娟秀花楷,出自女子之手。

四书五经华琬不透,但诗词能看明白。

华琬蹙了蹙眉,这句诗在思念亡国,当初甄家是被发现勾结外邦而被定的谋逆罪。

华琬正惊讶,外头传来怦怦砰嘭嘭的声响,似乎是从厨房方向传来。

华琬闭了闭眼睛,她就知道不能让殿下下厨房。

拈起裙裾匆匆赶去,厨房里已经一片狼藉,屉笼和碗碟都散在地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