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后当初之所以会在国丧之期将杨惠茵以侍疾的名义接近宫中,自是想让杨惠茵尽快与皇帝接触,也好及早封妃。
当时她提出时,皇帝明明也没有半分反对,她也只当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可谁知道,人是被接进宫里了,皇帝那边迟迟没了声响。
人不尴不尬放在宫中,说侍疾,三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再大的病也该痊愈了。说照顾外甥,可太子被皇帝养在膝下,宣和殿里哪里是杨惠茵能够随随便便进出的。
若非杨太后在后宫中威严甚重,只怕杨惠茵都要成了个笑话了。
杨太后倒不是没想过让杨惠茵主动一些,但一来是国丧期间,作为杨惠茵堂姐的皇后刚刚甍逝不久,后头身为堂妹的杨惠茵却爬上了自家堂姐夫的chuáng,这事儿传出去实在太不好听。二来,上赶着的总归掉价,杨太后对于杨惠茵的心理,有点像对待卖不出去的珍宝一般,既想快点卖出去,但又想卖出个高价来。
皇帝如今早已成年,非她所能掌控的稚儿,不仅前朝的事qíng她再也cha不进嘴,后宫的事qíng,也不再是她的一言堂了。
当初杨太后与杨家能够说让皇帝立杨家女为后,就立杨家女为后,说让杨家女进宫为妃,便能替杨家女谋取到四妃之位。但如今,想让杨惠茵得个位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qíng。
杨太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仗着嫡母的身份,让杨惠茵跑去给皇帝送汤,以此旁敲侧击。
这汤倒是送去了,宣和殿里也收了,可偏偏一连送了好几个月,皇帝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
第24章 二十四淑妃
萧恒在御书房里听到梁庸传达的慈宁宫旨意,倒是并不惊奇。
他早已料到杨太后会急,只是没有料到,她竟然会这般沉不住气,连这么一点时间都等不得,直接遣了小太监过来寻他。
毕竟,杨太后作为他的嫡母,每日里的例行请安,他从来都不会懈怠。
到底是这些年的养尊处优、日子过得太顺心了,非但没让她的xingqíng变得平顺,反倒是越加的无所忌讳了。
萧恒在听罢梁庸的禀告后,点了点头,可手上却依然没有停下,继续写着桌面上摊着的那道圣旨。
梁庸有些琢磨不透意思,不过他到底还是记着自己的主子是谁,虽然是皇太后传来的指令,但他禀告了,也不必非得尽心尽力要个答复。
所以,梁庸在禀告完后,正打算小心翼翼退下。
而在这个时候,萧恒却是开口叫住了他。
萧恒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搁在御座边上的一杯茶,轻抿了一口后,又问道:萧岭还没有回来?
梁庸愣了一下,脑子立刻转了过来,冲着萧恒躬身禀告道:皇上,随端亲王一道儿去京郊的侍卫前日来报,说端亲王已经吩咐底下人收拾行囊,约莫这几日便会回京了。
回来倒也好,正好让萧岭跟着姚相学学,一块儿盯着这次的会试。萧恒说完这话,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上一回在杨蓁蓁屋里闹了那么一场,萧岭出宫后,便直接带人去了京郊端亲王妃的陵墓。原本当时萧恒想遣人去将他带回来,可瞧着这一回的模样,仿佛与往年又有几分不同,所以忍了下来。
谁知道这一忍一等,就过了这么几个月,萧恒的耐心也已经告罄,今日其实是打算让梁庸派人将萧岭带回来,但没想到,人自己却是想到回来了。
这还是这些年来的头一回,倒真希望这一回,能让他想通了。
梁庸瞧着萧恒的面色,揣摩着又是开口道:皇上,奴才听来报的侍卫说,端亲王殿下此次的jīng神瞧着的确是不一样,今年竟然没有再喝醉,人虽然消瘦了些,但一日三餐还是肯进的。
其实端亲王的这个qíng形,萧恒早已听底下人汇报过了,否则若是还按照往年日日烂醉的qíng形,他自然也不会等这么久。梁庸今日这话属于又重说了一回,但萧恒听着却并没有不耐心,反倒是点了点头,冲梁庸开口道:行了,人若是回京了,让他收拾gān净来见朕。
是。
梁庸连忙应了,再次打算退出去的时候,正好瞧见萧恒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皇上
梁庸愣了一下,连忙小步跟在后头。
萧恒直接将方才拿在手中的圣旨朝着梁庸怀里一扔,开口冷笑道:去慈宁宫。
是。
梁庸紧紧抱着圣旨,连忙快步跟了上去。
慈宁宫中,请安的妃子早已散去,只留杨德妃与杨惠茵二人坐着。
杨太后坐在上首位上,眉头紧皱,心qíng不佳。
杨德妃只小心翼翼的缩着身子,似乎是恨不得将自己的存在降到最低。
而杨惠茵面上却有几分焦躁,目光不时张望门口,过了一会儿,瞧着门口没有什么动静,她实在有些忍不住了,犹豫着冲着杨太后开口道:姑母,您再派人去宣和殿催一下吧!
急什么。
杨太后睁开眼睛,看向了杨惠茵,颇有几分没好气的开口道,皇上日理万机,抽了空自会过来。还有催一下,这话是你可以说的吗?
姑母杨惠茵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补救,姑母,我错了,我这不是着急一时失言,以后不敢了。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