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用棉帕子一边给她绞着头发,一边歪着头看着她手里的书,笑着说道:姑娘要是个男儿,就冲这份用功劲儿,也得中个状元出来!
李小暖只顾专心看着书,也没听见冬末说了什么,只应付的点着头,冬末轻轻摇着头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小暖的生活极其规律起来:每天早上和古萧一起跟着夫子念书习字,下午习字、看书,这中间,去古云姗和古云欢的院子里玩了一两回,也去了趟古萧的院子,晚上吃了饭,就陪着李老夫人说笑一阵子,回来就埋头于那几本书里。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六日,古萧和李小暖下了早学回来,见了李老夫人,李老夫人笑着搂着古萧,命人端了极小的一碗一根面过来,看着古萧吃了,笑着说道:好了,这就算是贺过这个生辰了,小孩子家,可扛不住大庆贺去!
古萧吃了面,从袖管里取了只极小巧的棉布素荷包出来,递给了李老夫人,笑着说道:老祖宗你看看,这是暖暖给我的生辰礼。
李老夫人接过荷包,翻看了片刻,又仔细看了看针角,转头看着李小暖笑着说道:这荷包做得极好,看这针角,极是细密工整,可不象是你这个年纪能做出来的!
李小暖脸上泛起层红晕来,不好意思的说道:老祖宗真是我还没开始学针线,这是托魏嬷嬷做的。
李老夫人笑了起来,拿起荷包又仔细的看了看,转身把荷包递给了周夫人,笑着说道:你看看这荷包,看看这针角。
周夫人接过荷包,里外翻转着仔细看了看,把荷包递给古萧,转头看着李老夫人笑着说道:这荷包里外针角都一样,若不细看倒还罢了,仔细看了才发觉这中间的不凡。
李老夫人笑着点着头,我倒是差点忘记了,小暖的母亲姓连,是秀州连家的姑娘,唉,这些年,连家也败落得不成个样子了,这连家当初就是开绣坊起家的,连家姑娘都是从会走路就开始掂针动线,个个都有一手好针线,这魏嬷嬷想是连家的家生子儿,这针线活也是一等一的。
周夫人微微扬了眉梢,笑着说道:母亲说的连家,是那个号称遍地锦绣的连家?
可不是!
李老夫人感慨起来,当年连家别说在秀州,就是在两浙路,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那时候,宫里头用的绣品,都是指定着非连家绣坊出来的不要,那是何等兴旺!也不过两三代功夫,就败落得这样了,唉!
李老夫人看着古萧手里的荷包感叹着,古云姗站起来,从古萧手拿过荷包,笑着说道:给我看看!
古云欢也凑过去,和古云姗一起翻看着那小小的素白荷包。
李小暖微微有些怔神的看着李老夫人,她从来不知道,这具身体的母家竟还这样显赫过,魏嬷嬷在福音寺时做的那些绣品,一件不过只卖几十个大钱,看李老夫人对这荷包的评价,那些绣品可真是贱卖得厉害了!
李老夫人转过头,温和的看着李小暖,笑着说道:你这个年纪,若依着你外祖家的规矩,早就学得一手好针线了!如今既守着魏嬷嬷这样的好手艺,不学岂不是可惜了的?从明天起,你就开始跟着魏嬷嬷学针线吧。
李小暖忙笑着答应着,
是!明年我就自己做了这样的荷包给古萧哥哥做生辰礼。
李老夫人笑了起来,伸手抚着李小暖的头发,边笑边说道:这丫头,老祖宗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可这针线,不光聪明,还要功夫,没个三年五年,可做不出这样的荷包来!
李小暖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古云欢若有所思的翻看着手里的荷包,转头看着李老夫人,笑着说道:老祖宗,我也想学。
周夫人转过头,满眼惊讶的看着一脸认真的古云欢,李老夫人微微怔了怔,笑了起来,转头看着周夫人说道:你看,这个荷包做得好,就勾得这丫头也要学针线了!
周夫人笑着点着应承着,李老夫人转头看着古云欢,笑呵呵的说道:好,想学针线,那可是好事!云姗也跟着学学,咱们上里镇三年一回的乞巧会,在两浙路可是头一份!连卫州、润州的姑娘家也要过来炫耀针线呢,谁家姑娘若是拔了头筹,那可是极光彩的事!过个三五年,你们三个姑娘,也给咱们古家挣份脸面回来!
你们三个可要好好用心学这针线了,若要在上里镇的乞巧会上拔下头筹,可是极不容易的事!
周夫人满眼笑意的扫过三人,认真的说道,李小暖眨了眨眼睛,转头看着满脸欣喜的古云欢和微笑着点头答应着的古云姗,暗暗伤心的叹起气来,她最讨厌做针线了,如今不但要学,还得学好!学到在整个两浙路都是数得着好!
唉!都是那荷包惹得祸!都是古萧惹的祸!
第二十二章:学针线的好处
第二天一早,魏嬷嬷先去周夫人处请了示下,到古云姗和古云欢处教授针线了。
周夫人就打发婆子给松风院送了大小花绷、花架、绣线等东西过来,冬末收了,jiāo给了魏嬷嬷,魏嬷嬷高兴的眉开眼笑,她早就想让李小暖跟着她学学针线了。
下午,李小暖一觉醒来,刚洗漱梳理好,魏嬷嬷就满脸笑容的进来,福了福笑着说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