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宁打理好仪容,搁下镜子,转身撩起靛蓝色的粗布门帘,出了屋。

老大你去村尾买两块豆腐,老头子你去镇上割块新鲜肉,老大家的去多拔些小菜,老二先把院子再扫一遍,等会就去村口接赵家人。

今天老姜家有大事,宝贝疙瘩小闺女姜宁要相亲,天未亮,姜母中气十足,把全家指挥得团团转。

好嘞!

本地风俗,相亲是媒人将男方带到女方来,一家子严阵以待,赶紧应了出门办事。

姜宁刚满十九,正是适婚年龄,这次姜父姜母擦亮眼睛,给选了一个现役军人。

这年头军人倍受老百姓崇敬,部队啥都包,津贴不少能养妻儿,是不错的结婚对象。姜父就是退役军人,退役后安排在本地纺织厂就业。

他本来对军人很有好感,邻村赵家老二又刚在自卫反击战立了功,升了营级家属能随军。

老夫妻固然不舍女儿,但仔细比较过后,还是定了他。

妈,豆腐坊这么早还没开呢。

姜宁出了屋正好听到姜母吆喝,啼笑皆非,爸估计得等上好久。

一年时间,足够她彻底敞开心扉融入家里。

姜宁上辈子亲缘淡薄,父母离婚各自成家,把她扔给年迈的奶奶没再看一眼,这辈子能有疼爱她的家人,很幸运。

她见姜母拎着两大捆稻草往灶房走去,赶紧上前帮忙。

宁宁,妈来就行。

姜母干惯活力气大,稻草体积大但重量轻,她没松手,利索就扔到灶房内。她转身看女儿,立即瞪大眼睛,宁宁怎么没换上新衣裳。

为了这次相亲,她特地给女儿裁了新秋衫。

妈,赵家人还有许久才到呢,不着急。

姜宁不反对相亲,她上辈子就很渴望结婚生子成个家,可惜一直没有遇上合适的。这年头跟以后不一样,结婚基本靠相亲,尤其农村,是很靠谱的一种方式。

十九岁小了点,但入乡随俗,已成年也是可以的。

不过,也仅此而已,姜宁心态很平和,合适就相处结婚,不合适不强求,反正马上就要踏入八十年代,正逢改革开放,能干的事情太多了。

这不,这一年除了农忙给家里搭把手,她都忙碌得做栗子糕到县城卖,好攒一些创业基金。

妈,我去打些板栗。还早呢,不能浪费时间。

去吧,去吧。

闺女手艺好脑子活,做的几样糕点很好吃,每天去县城卖能超过她爸的工资,姜母高兴当然不会阻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