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趁机把影片推向国际,赚了一大笔费用,跟舞团分成。
演出门票加上电影票房,南方芭蕾舞团未来二十年的开销都有了。
沈娇宁定的全球巡回演出最后一站是伦敦。
时隔五年再次到这里,伦敦民众对他们的态度跟上一次天翻地覆。不但有伦敦剧院派来的人员接机,还有舞迷自发组织到机场,只为看一眼从东方过来的舞者。
当年沈娇宁一家一家报社地请人来观看演出,如今他们还没演出,报社便争先恐后地进行报道。
从绿裙小精灵,到玫瑰少女,伦敦民众们都还记得她。
五年前在这里的优秀表现,针锋相对下的坚持与反击,当时打下的基础,不但造福了未来舞者,沈娇宁此时自己就深有体会。
在伦敦的演出结束后,电视台和报社再三请求她接受采访:“五年过去了,伦敦人非常关心您,您是大家心中永远的小精灵,就采访一次吧。”
沈娇宁最后同意了电视台、伦敦周报和舞蹈杂志三家的采访,时间有限,只能一起采访。
上一次她来伦敦时,不过十九岁,已经初具舞蹈家气质,现在二十四岁,更为明艳大方,仿佛当年的东方绿宝石历经五年打磨,不再需要折射太阳的光芒,因为她自己就是光源。
电视台来采访的女记者仍是之前那一个,她当时采访完沈娇宁,便开始研究中国文化,还去剑桥进修,现在是整个电视台最了解东方文明的人,采访的机会自然落到了她头上。
不过这回其实用不上多少古代文化知识,因为她这次讲的故事,是和平。
“您觉得这次的舞剧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女记者问她。
舞剧成功的因素,那可实在太多了,不过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大家都和我一样,向往和平,所以这部舞剧能打动人。”
大家又围绕舞剧问了许多专业性问题,问得差不多,舞蹈杂志的温莎主编突然说:“沈小姐,您的事业非常成功,请问您跟您丈夫的感情还好吗?你们真的是我见过最般配的一对,他对您非常深情,让我十分羡慕。”
其他两位记者都没想到要问她感情问题,也不知道温莎是哪里得来的消息。毕竟沈小姐是艺术家,跟那些靠绯闻出名的人不一样,但温莎既然问了,大家也便好奇地看着她。
艺术家的感情生活,向来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沈娇宁大大方方地把那枚坠小金花的金戒指亮给他们看:“谢谢大家关心,谢谢温莎女士的吉言,我们很好。”她可没忘记温莎在文工团领导面前,突然祝她百年好合,十分惊心动魄。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