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自家娘亲的目光下,梁桓肉眼可见地偃旗息鼓,不敢多说一句,只能面露委屈之色看向梁乐,希望姐姐能帮自己说两句公道话。
梁乐看了眼自己弟弟,又看了眼自己娘亲,实在不知道应该帮哪一头,只好道:“我有点饿了,赶紧吃饭吧,我好想家里的翡翠虾仁啊!”
说完就拉着娘亲往饭堂中走,接着扭头对梁桓使了个眼色,让他别再提这事。
毕竟他没听爹娘的话,总是个被敲打的由头,还是少提为妙。
饭桌上,梁乐的碗被堆成小山高,三个人轮流给她夹菜。
她爹娘是真的因为心疼自己,觉得自己在书院里吃不到好的,才想让她多吃些;可她弟弟就完全是在两位长辈的威压之下不得不这么做了——谁让姐姐是代替他去吃苦的呢?
梁乐就是再爱吃家里的菜,这么一桌子下肚,那也是没法吃完的。
只好吃到一半就停下筷子,陪在一旁等其他人吃完才离桌。
用完膳,她回卧房看了会书。
等到眼睛发干的时候,家中的侍女早已备好热水,等她沐浴。
还是家里舒服啊!
泡在热水中,再也不用走老远去浴堂的梁乐感叹道。
一切弄完,她躺在房中的贵妃椅上,随手拿了本志怪话本看了起来,一旁的侍女则正给她擦着头发。
于眉就是这时候来的。
她接过侍女手中的布条,坐在梁乐身边,轻柔地为她擦拭着湿发。
梁乐侧过脸:“娘,你怎么来啦?”
“乐儿好容易回家一趟,娘亲自然要多陪陪乐儿。”妇人音调轻柔,更添几分慈爱,“等以后乐儿许了人家,更是难得一见了。”
“娘!”梁乐听她这话,娇嗔道,“哪能许人家,我还没想过这事呢!”
于眉似是听清楚了,不与她争辩,只是接下来的话语中有意无意地提起李姓书生,问起他们如何相识。
梁乐知道肯定是弟弟在爹娘跟前嚼舌根了,回答道:“娘,我幼时不是去原阳养病?就是那时候认识的。”
她如今对李轲的心思让她不由得补了几句好话:“那时候我还是因为他才会去念书的呢!徐夫子也是因为他才教我的。我那时候只有他一个朋友,若是没有他,我一个人在原阳可孤单了!”
“哦?”妇人果然有了些兴趣。她早已知晓自己女儿愿意去书院的由头,便是再随女儿心意去,她也得把把关。李轲的家世她都调查清楚,二人幼时的事亦是知晓得差不多。
短短几句话,她便看出来女儿对那李轲的态度非同一般。
及笄的孩子,情窦初开。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