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一惊,似是醒悟了过来。她没再说话,只沉默着继续听魏王说。
魏王道:若儿臣与太子大动干戈,必然死伤无数,民不聊生。儿臣名不正言不顺,不管是输是赢,死后都无颜见列祖列宗。太子若是无能之辈,儿臣或许会愿意去争一争,可太子才德兼备,此乃江山社稷之福,儿臣岂能有觊觎之心?
儿臣打小南征北战,见得多了悲欢离合,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土,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出门打仗,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是生还是死,可以说是日日提着脑袋过日子的。将士们驻守边疆为的是什么?我既明白那份苦楚,又怎能亲自做那刽子手?儿臣知道母妃乃是受小人蛊惑,其实并非有非分之心。
最后,魏王到底还是给了贵妃台阶下,给她寻了个理由。
可贵妃却仍然有些不死心:平儿,难道你当真就一点不想要那个位置?母妃知道,你是心怀天下的。你心中有江山,有社稷,你从小是跟在你皇祖父身边长大的,你想像你皇祖父一样,做个威震四方的明君!
魏王:但皇祖父也教过儿臣,一切以苍生为本。若民不聊生,儿臣可谋而代之,若国泰民安,则万不可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贵妃一愣,倒是没想到,原来先帝还真和她的平儿议起过这些。
你皇祖父真这么跟你说的?
魏王严肃道:儿臣不敢假传先帝口谕。
至此,贵妃倒也熄了心思。至少,先帝曾认可过她的平儿,先帝没有看不起平儿的庶出身份。先帝说过,若太子平庸,他的平儿是可以取而代之的!
罢了。贵妃说,你我母子就没有那个命。
贵妃作罢,魏王倒反过来问贵妃:有人给母妃递消息?
贵妃在自己儿子面前,倒也没藏着掖着,就把装在锦囊中的字条拿了过来给魏王看。她解释说:当年,本宫的确是嫉恨皇上一心扑在皇后身上,有助过郭氏一臂之力。郭氏得宠,即便她做了再多不好的事,皇上总会念着几分和她的旧情在。可本宫不一样。
你父皇从来就不喜欢你娘,若是让他知道当年的事情还有娘插了一脚,若让他知道娘曾经那样嫉恨过皇后,他一定不会放过为娘的。说不定,凭他对郭贱人的宠爱,他还会觉得当年郭贱人是无辜的,而娘乃是主谋。
魏王不动声色认真听完后,问:当年母妃是怎么相助郭氏的?
贵妃道:不过就是刻意给她和皇上制造一些独处的机会。如今想来,实在后悔得很。
助了郭氏,她自己依然还是不得宠。那么皇上宠郭氏还是皇上,又有何区别?
魏王:空口无凭之事,她又想如何拿捏母妃。魏王皱眉,心中对这个郭氏实为厌恶,她不择手段争夺荣华富贵,又害得储君子嗣艰难,挑得如今朝中大臣争番相吵,有乱朝纲之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