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姑姑噙着笑吃一口茶,道:少爷好性儿,只不喜欢有人贴身伺候着,不过做些扫洒活计,你这女儿可吃得这样的苦?
妇人听她这般说话,倒愣住了,怎么也想不到他家只单单找了粗使丫鬟的,难道是托词不成?
她略定了定神,瞧了女儿一眼,自觉女儿这幅容貌,当个粗使丫鬟是埋没了,可只要在少爷院子里当差,哪能没有碰上的时候,乔家这样的人家,哪怕只是个通房,也够叫他们全家鸡犬升天了。
因而腆着脸道:打发她去哪里都是主家的恩典,我们都要烧高香还愿去的。
时雨将这一通对话听得分明,倒是不知道他家的丫鬟也这样叫人争破了头抢。
谢姑姑听到这般的话,倒真缓和了下来,道:原是府上二少爷要回来,他院子里的丫鬟到了年纪大多已经出去了,青黄不接,这才急着找人。我们家用人,再不要那些掐尖要强的,忠厚老实些的,纵哪里做得不好,太太和少爷们也不会太怪罪。
她如此淡淡说了几句,打发了那对母女出去等着,时雨便在她叫了之后走进门去。
谢姑姑是个四十不到的妇人,生得慈眉善目,瞧着是个极为好性儿的人,只是光听她方才对那对母女的一番不动声色的敲打,就知道能坐在管事姑姑的位置上的人必也没那么简单。时雨很知自己唯一能显出来的优点便是长相,垂手侍立着却是一动不动。她自小性子有些急,母亲便叫她顶着书立规矩,立了这么多年,性子如何且不好说,只站得比谁都挺拔好看。
谢姑姑喝罢了一盏茶,终于抬起眼儿来瞧她,见她站得端正,心里先点了头,再问些家事,时雨一一答了。这些话自然是早早编好了,在肚子里滚瓜烂熟过了多少遍了,回答起来也轻而易举。
谢姑姑点点头,道:是个好的。只我还有最后一问,少爷书房里头的差你可当得?研墨铺纸倒在其次,却是要识字的才成。
自然是识字的,时雨微微抬起眸子,这角度便显得她一双眼睛宛如杏核一般圆润可爱,是个乖巧极了的模样,进了乔府,才晓得那诗中所说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也能成真,真真是美极了。
一句话却把谢姑姑和她从前一起当差的侍女的名字都说进去了。这明儿还是乔家主母,当年的叶家姑娘亲自取的,小小的人儿仰着脸睁着眼笑眯眯说:我听闻一句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觉得极好听,你们便叫烟柳、画桥罢。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