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天一夜的批卷子十分的安静,期间大臣们吃了几顿御膳房为他们特别准备的批卷子专用犒劳伙食,味道与口感简直达到了让人惊艳的地步,然而这几顿饭他们吃的不见得有多香。就连已经认命的温体仁也在腹诽,这绝对是大明朝建朝以来最憋屈的一次批改考卷了,究竟是为什么当初要同意皇上用这个题目。而最苦的绝不是那群考生,现在所有的人都被绕进去了,这根本不是在批卷子,而是在考他们,每个人对于海禁与沿海的态度,单单从这次阅卷中就可见一二了,而他们倾向于哪份试卷,皇上还不是一目了然。

对,皇上是不干涉他们选了哪个人入前三甲,他甚至都不表态自己中意的人到底是谁,或许皇上也不关心也没有希望有什么惊艳才绝的人出现,这一切就为了来看看他们这群大臣心中究竟是个什么偏好。

于是野史有记载,咸元三年的殿试,充满了各种古怪,据说为了防止舞弊与不公,咸元帝不眠不休,与大臣共同阅卷,真的出了一批皇上满意的天子门生。那一夜后,朝廷对于海洋政策的奇异松动。

☆、第九十八章

殿试后的第三天,一个名字横空出世,贝志铖,这位一举夺魁拿下了状元的头名。一个人得了状元,那么他以前的履历总要拿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比如说是不是年少成名,或者有没有什么家学渊源。可惜从贝志铖的身上,那些负有传奇色彩的东西似乎都没有立足之地。

他十八岁之前中了举人,这个岁数很年轻,照道理来说能在这个年纪过了乡试的人,应该再接再厉继续会试、殿试,一路走向人生巅峰。可惜贝志铖没有,他娶了妻子,在老家安顿了下来,经营了一间书局,直到妻子生子亡故,一尸两命,再也没有续娶,后来把书局也关了,从此以后做了一个闲云野鹤游走四方的人。

不管贝志铖为什么要荒废这十多年,他这次在如此变.态的题目中脱颖而出都是值得敬佩的事情,要知道明朝的科举还加上了八股这道枷锁,能在这种情况下应对自如的人都值得称赞一声。这是说因为八股会桎梏人的思维发散,而能将两者玩转一个平衡的人都不简单,所以能进入殿试的人,都有两把刷子。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