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榆学着刚刚钱小郎君的样子给他们二人见了礼。
钱秀才就道:“小郎君看起来聪明伶俐,如此姜兄也算后继有人。”算是对姜铎过继孩子的感悟。
后又道:“姜兄也知道,今儿我带五郎过来是为了拜师,日后就有劳姜兄了。”
荷花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秀才统共就那么几个,基本上都住在这一块,所以大家也算是认识。
更何况姜铎和钱秀才年龄相差不大,两人都是荷花镇比较年轻就考上秀才的人物。
不同的是姜铎自从考上秀才之后就没有接着再考下去,直接当起了教书先生,每个学生束脩二两银子,能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不错的日子。
姜铎读书就是为了改变命运,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考上秀才足矣。
再说姜铎觉得自己资质一般,再往上考不知道何时是个头,自己就是个泥腿子。
娘子虽然嫁妆颇丰,但是也经不起那样折腾,再说自己也不愿意一直用着娘子的嫁妆考试,他还想孝顺父母,但是也不想用娘子的嫁妆来孝顺。
人各有志,像他这种二十几岁考上秀才就不再往上考的毕竟是少数,考上举人的话,身份和秀才天差地别,一脚踏入了做官的行列。
更何况是二十岁就考上秀才的钱秀才,可以说是荷花镇当时最年轻的秀才公了。
当时他一考上,那些以前对他看不上眼的人家,个个抢着把自家的女郎嫁给他。
钱秀才虽然姓钱,但是他跟姜铎一样,是一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他上的学,他虽然坚信他自己以后定然能考上举人,对于商人的态度很有些看不上。
但是他一个青年秀才的身份在荷花镇是个香饽饽,在县城那些有些底蕴的人来眼里又不算什么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娶县里的商人家的女郎,要么娶荷花镇的商人家女郎。
他还想接着读书就得需要很多钱,他家供他考上秀才已经是十分艰难,再接着供他绝无可能,所以他只好捏着鼻子娶了现在的妻子蒋氏,家里别的不多就是钱比较多。
婚后他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不操心黄白事物,也没赚过一两银子。
一般镇上像他们这种家里就有读书人的人家,家里的孩子开蒙多是在家里完成,到了七八岁才送进私塾里正式读书。
但是像他这样专心科举的人,自己读书尚且觉得时间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给孩子开蒙。
只恨姜兄这边只接收七八岁的孩子,不接收蒙学教育,他家五个儿郎都是先送到更远一点的先生家去开蒙,等到了年纪才送到姜兄这,离家近方便,加上姜铎秀才的身份,银钱贵点没关系,他家不缺钱。
这会子也就是开笔礼需要他这个做爹的到场,加上姜铎秀才的身份,不然能不来他就不来了。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