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温梦细细审视着,反倒从这些作品里面,体会出了不一样的意思。

廖维鸣似乎是在用画笔描绘曾经经历过的内心挣扎。而看画的人一路走来,就如同走过他被亲人遗忘的少年时期。

这就是李彦诺所说的,去看一看画室、她就会更理解廖维鸣吗?

温梦几乎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倒数第二幅画出现在她的眼前。

这幅画和其他的全都不一样。

尺寸很小,是从水彩原稿上拓下来的。图形和色彩都不再扭曲,意外的明亮,而且生机盎然。

画的内容也很直白。

——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女才从八百米跑道上下来,正坐在体育馆前的台阶上休息。饱满的唇微张,脸颊因为刚刚的运动而变得红润。她手里拿着矿泉水瓶,侧过脸,在不经意间对着画外的人微笑。

神说要有光,于是那束光笔直地照进少女的眼睛里,点亮了另外一个人的世界。

这幅画和其他作品比起来,明显要稚嫩不少。大抵是画得太早,创作者的技法还不够成熟。

温梦看着它,如同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他独自坐在画室里,对着一面之缘的影子,在速写本上一笔笔描摹、一点点完善,想要把他人生最初的爱恋完整记录下来。

其实画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诗歌也没有。

前者不过是颜料的积累,后者不过是文字的堆砌。是创作它们的人花费了无数心血与时间,让画和诗活起来,赋予它们不一样的意义。

而眼下这张纸,就承载了创作者的太多情感,变成了活的、会呼吸的故事。

它甚至还有一个名字。

叫做《奇迹》。

这张小小的字条就贴在画框边缘,是廖维鸣的字迹。很显然,他是这么定义这幅作品的。

暴雨来临的那天,廖维鸣曾经坐在沙发上一边看《十诫》,一边和温梦解释道:“这次画展,我不要画摩西分海,我要画那种生活中会出现的神迹。”

温梦好奇地追问过很多次,那种神迹到底是什么。可廖维鸣绕着圈子,就是不肯回答。

而眼下,这幅画终于给出了答案。

——她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就是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奇迹。

温梦一直不能理解廖维鸣骨子里的那种浪漫。

她总是觉得他有太多常人无法接受的想法,太敏感,又极端。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