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河南,其实都有往陕西跑的传统,其实不只是河南人往陕西跑,有时候陕西人也会往河南跑,不过河南往陕西跑的更多一些就是了。
往日遇到个什么水灾啊旱灾啊,河南人往陕西跑,毕竟灾荒很多时候只是地区性的,这边遭灾了,那边可能没有遭,没有遭情况就会好一些,好一些就有可能活下来。
一个如此两个如此,跑的多了,就形成了一种惯性。
除了跑出省,还有一个是往省会跑,在河南这里,就是开封。
因为一般来说,遭灾了,政府就要救灾,而省会的条件往往是最好的。
这时候一说日本人来了,就也有想往陕西或者开封跑。
可大家凑在一起一分析,就又觉得这两个地方不妥当。
一,陕西是往更西边了,但日本人是分了兵的,陕西那边好像也不太平;
二,从传来的消息就知道,日本人主要的目的在城市里,北平、天津这些不用说了,上海、苏州,哪个不是城市?从没听说日本人占了哪个村。
当然,占了那个城市,也就占了附近的县城啊集市什么的,但想来日本人还是更在乎城市。
——日本人人少,能控制的,恐怕也就是城市。
这些事,让单个的村民来分析,哪怕是见识最广、会的最多,干什么几乎都成的王有根来,也不见得能分析的出来,但大家凑到一起,还有王管家、李先生这样有学识的人来讨论,慢慢的也就出来了。
李先生并没有专门来王家村,不过他在镇子上的教室,已经差不多是个专门说日本人的据点了。
有什么关于日本人的消息,大多都是从他那里先传出来的,日本人的一些情况,也汇集到了他那里。
他自己不能去征兵,就立了个规矩,那就是家中有人去当兵的,都可以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免费读书!
他一宣布这个,那是附近十里八乡的都震惊,但真正送孩子过来的并不多——太小的孩子送不过来,不好送,大一些的,已经能帮家里干活了,一般家庭舍不得。
据说他本来还想说来他这里的孩子都管饭,被他老婆一巴掌给拍了下来,随即让他看看家里的存粮,他自己也就不说饭不饭的问题了。
但孩子来的不多,大人却不少,主要是都想知道现在外面到底是个什么形势。
这么多人在一起讨论,大家就觉得陕西和开封都不忙着去,至于其他地方嘛……现在大家一致认定的是巴蜀——政府都往那边去了,可不就是那边好吗?
可显然,巴蜀更不好去。
连李先生都说不清巴蜀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是吟了一句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