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程景颐本想解释,可赵归雁这般举措,又让他不知道该不该解释了。

他难得有些错愕,慢慢道:“你不问问我想如何做吗?”

赵归雁摇了摇头,“不,陛下无论想做什么,我都信您。”

程景颐无奈地捏了捏眉心,竟不知道自己的小皇后对他这样信任。

赵归雁见他眉宇间萦绕着郁色,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措辞,没发现不妥,也逐渐回味出了一些东西。

她试探着说道:“陛下想要如何做?”

程景颐眼睛瞬间睁大了一些,正襟危坐,低声说道:“朝中大臣一致上折子让我封王,恐怕是他们私下里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是他们手中有把柄在敬国公手里。我不得而知,但更倾向于前者。他们肯定无法忍受敬国公一家独大,成为长安世家中超然的存在,必定是敬国公许诺了诸多好处,他们才会为他忤逆君上。”

赵归雁点了点头,的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好处的事情,没人愿意干。

程景颐手指随手将赵归雁耳边的碎发拨至脑后,继续说道:“敬国公作为先帝托孤的辅臣,蛰伏了这么多年,必定所求甚大,这次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动作,我担心若是我动用雷霆手段将他们压下去了,会让他们的野心暂时休缓,下一次再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就难了。”

先帝驾崩之前,曾命五位大臣为顾命大臣,在程景颐亲政之前,五位顾命大臣互相掣肘,互相制约地处理朝政。

五位顾命大臣之中,有两位在程景颐亲政之后,乞骸骨,回了老家颐养天年。

有一位寿终正寝,驾鹤西去了。

剩下的两位,一位是敬国公,另一位,则是镇北大将军。

一文一武。

不过两人知晓帝王自古多疑,不喜欢受人掣肘,镇北大将军在自请去了边疆,守护大魏国土。

而敬国公虽留在长安,但也每次上朝议事,也都有意无意地选择沉默。一度让所有人都相信了,他没有野心,忠心耿耿,忠于先帝遗诏,忠于大魏。

可程景颐手中有暗网,知晓中庸温和,只是他的表象,他野心勃勃,可苦于存不到证据证明,他才任由敬国公蹦哒。

这些年,敬国公伪装得极好,与朝中大臣相处也极好。他只能一直在等,今年好不容易遇到了他沉不住气的时候。

赵归雁这下明白了,她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程景颐心中有数就好。

……

“异姓封爵”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朝堂上的事情多少也影响到了整个长安,近些日子长安城里气氛也紧张了许多。

百姓对这件事情议论纷纷,茶馆酒楼里多得是聚成一团谈论此事的人。

“敬国公这样做太嚣张了吧?”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