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像温仪良这种高官,为了达到目的,手掌反复之间便会血流成河,以前只认为这种人出现在史书里,现在真实出现在文靖安的眼前,大盛的这个新丞相温仪良,比已故的老丞相更为狠绝。

很快,严同长子暴毙之中,温仪良这边对旧党官员的大清洗正式开始了,这次再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牵连!萧弘治这边动作也不慢,他竟然亲自带人把殷平海在京城的府邸围了起来。

然而鲜有人知,温仪良的底气来自于文靖安交给他的“罪证”和书信;萧弘治的底气来自于文靖安交给他的一本账簿,机缘交汇之下,大盛这一场□□,文靖安成为了背后那个“点火人”。

他这个点火人现在却被停职待办闲赋在家,仿佛跟这件事全然没有关系。

而随着事件的发酵,严府正式被查封,严同的子子孙孙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许多旧党官员也逃不过这种命运,旧党官员把控的吏部、刑部和兵部,这三部尚书也已经摇摇欲坠,都察院那些御史每日集体上疏弹劾,这三部尚书去职只是时间问题,那时就意味着旧党全面土崩瓦解。我

而在这场大动乱之中,被关在诏狱大牢的严素光反而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严素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鲜少有人再提及她,都察院的御史也无人上书弹劾,甚至严家人对严素光都不再攀咬,这个人仿佛消失了。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温仪良和萧弘治在背后操弄,他们遵守了对文靖安的诺言,只是时候未到,不能冒然将严素光放出诏狱大牢,到了这一步,严素光这边基本已经安全了,她能全身而退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文靖安只须继续等待,不过,一个潜藏的危险便在等待之中悄然临近。

因为萧弘治从文靖安手中得到了账本,他对殷平海的“围剿”取得压倒性优势,他原先只是把殷平海的府邸围起来,这几日陆续查实殷平海的罪证之后,他和温仪良终于将罪状摆到了元景帝的御案上,据说罪状有十八条之多,向来佛系的元景帝看罢也是勃然大怒,甚至大骂严同用人失当,殷平海罪无可赦,当即下命打入诏狱,革职抄家,由萧弘治亲自去拿人。

但萧弘治错误估计了殷平海的阴狠。

殷平海不是旧党那些普通的文臣,而是杀师叛门得来的武将。

殷平海这种人绝对不会接受束手就擒,哪怕是君要臣死他也会想方设法进行反抗。

这次正是如此,他进京之前便猜到了萧弘治会不死不休,这回抢占先机,竟然带着手底下一批愚忠追随的死士,将府邸里的奴仆全部杀掉,然后放了一把大火吸引围府的官兵,趁夜杀出重围,萧弘治这时还带着元景帝的手谕去知会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三司,准备走法定程序联合拿人,殊不知殷平海已经冲向京城大门了!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