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出发,回来时已经是十二月了。
正如纪年所说,竹溪村是不一样的。
仅仅是这么一个月,甚至可以说是大变样了!
在竹笙他们出发前,溪头村那边的路差不多就修好了。
重现连通的路不仅是畅通的车流,人流,也给山里带来的新的生机。
高胜楠那边的竹屋在这个时间点建好,她在直播中亲自给竹屋挂上招牌,开始正式营业。
而这几个月,直播也未曾断过,竹三叔亲手打造竹屋、蔡婶高超的刺绣技艺,村子里的竹神偶、临近年关时一系列拜神等民俗活动……
高胜楠做了详细的规划,一一直播过去。
在竹溪村的人看来,这些都是普通日常,他们被邀请上镜的时候都是害羞又腼腆地问道,“高丫头,我们这真的有人看?”
高胜楠用力地点点头,“当然,大家都很喜欢。”
大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闹不懂高丫头怎么非要搞这个,但想想她那旅馆,大家叹息一声,还是十分乐意帮个忙的。
不过当镜头真的靠近,就连蔡婶也是迟疑半天才按照自己过去的习惯开始刺绣。
蔡婶伏案刺绣时是十分认真的,她架好了布,花样都不用先描绘一番,二十几年的功底让她几乎闭着眼睛都知道针线要往那边走,纤巧的手指在布匹上灵活穿梭,安静的竹屋内只能看到穿着精美服装佩戴银饰的女子手指翻飞,窗外是一片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竹叶上奏出一曲秋意,不远处的炉子上正煮着茶,咕嘟咕嘟的水声、袅袅升起的白烟将镜头浸染出几分暖意。
看着蔡婶动作时,仿佛连心都静了下来。
弹幕先是沉寂片刻,继而是忍不住的一句句小声感慨:
“好美。”
“随手一截都能做壁纸了。”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
每次直播后高胜楠也会学着将直播视频剪辑一番,再上传网站,继而收获更多评论和打赏。
她直播了很多。
大家是怎样用不同的手艺谋生的,在通路之前,因为太穷他们又是怎么自给自足的,山上有哪些好东西可以采摘利用,不同时节会有怎样的风俗习惯……
她既是在为大家展示,也是在为竹溪村做一个记录。
高胜楠还在后台还收到过观众私信:
“我的家乡曾经也是这个样子,很美,风景很漂亮,叔伯阿姨们似乎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自己制成。但是后来,大家挣得钱越来越多,村子却也越来越糟糕。河水被造纸厂污染了,山上的树秃了,那些技艺渐渐失传了,原本古朴的小楼都换成了一模一样的砖房,我们村子好像变成了和其他人村子一模一样,毫无特色的地方。我很遗憾那些东西都不见了……希望你们能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保有这些。至少,能留下影像有个纪念。”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