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并没有跪,眼神带着几分探究地看向宝座上的小皇帝。
说小皇帝其实不太合适了,毕竟又过了两年,皇帝今年也二十又一了。
早就到了该亲政的年纪。
摄政王想到昨晚的旨意,目色更深了些。
祝飞鸾环视一圈,默默在心里猜测百官的身份,大概的职位能摸到一点边,但名字却不知道,只除了摄政王。
祝飞鸾想了想,又想起了一个大人物:景修筠大将军。
太后和摄政王两边分立,底下的大臣或多或少都有站队,当然摄政王是占着绝对的优势的。
只有景修筠,一直持身中立,到最后对小皇帝彻底失望后才倒向摄政王阵营。
换句话说,他是祝飞鸾唯一可以拉拢的人物。
祝飞鸾不想夺什么权,他只想苟活,有兵权在手,摄政王以后杀他自然也会多顾忌几分。
大齐自朝政安定以后就开始重文轻武,武官在殿上的位置都相对靠后,不过景修筠长得高,所以还挺显眼的。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摄政王冷静的声音打断了祝飞鸾的思考,他赶紧打起精神来,做出认真聆听状。
景修筠诧异地朝上看了一眼,结果正对上皇帝亲切的眼神,他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感觉今天皇帝对他这么热情。
摄政王一边处理政事,一边把注意力放在祝飞鸾身上,自然也注意到了,心下冷笑。
小皇帝把主意打到景修筠头上,倒也不算笨,只可惜景修筠虽明面上两边不沾,但其实私底下和他交情颇深。
祝飞鸾装模作样地对百官关切了一番,从政事到身体状况,摄政王也不多言,只站在一边听着。
等轮到景修筠时,祝飞鸾都快说累了,如今没什么战事,他也不知道该问什么,于是开口就是:景将军年轻有为,玉树临风,实乃我大齐之栋梁啊!
景修筠:
摄政王:
景修筠回过神后,走上前谦虚道:臣惶恐。
祝飞鸾悄悄看了眼摄政王,见他似乎面有不虞,便赶紧找补道:朕离宫这段时间,众位爱卿多有辛劳,尤其是摄政王,朕瞧着都累瘦了,一会儿随朕一道在宫里用膳吧。
他这么说就是在表达善意了,若真想在饭菜里做手脚,必然不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
毕竟这下面大半都是摄政王的人。
摄政王点头,扬手轻轻一挥,退朝。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