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联系上文,可以得知此时刚加入刘邦的军队时,韩信不过是一名逃兵。出题者的用意不难看出,是赞赏萧何能够慧眼识英雄,发现韩信的才学。

谢舒先写下一句破题“知所以图天下之势,而后可识天下之才矣。”

至于时策谢舒略略扫过一眼,便放在一边了。

......

出题的十多位考官半月前便已入帘,这些日子都住在贡院,什么事都不能做,直到判卷完成才能出去。

这时见乡试终于开始,考官们已经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开始交谈起来:

“不知道这一届的乡试如何?”

“你们还记得上一届的解元王静没有,他去年会试也是中了,只是殿试么,差了一步,摘得榜眼,可惜了。”

“哦?我们江南已经许久没出一个状元了,王静师从左然,也不成么?”

“时也命也,状元岂是那么好出的?倒不如关心关心今日的乡试,那个叫谢舒的学生,你们可知道?”

“你是说那个举办金陵文社的谢舒?我也正想说他呢......”

闻听到“谢舒”二字,那位来自京城的主考官露出几分兴味之色。

虽然远在京城,但这位主考官也听说过之前陛下南巡,看中了姜鸿如今的弟子,准备授予“左拾遗”的官职,却被谢舒拒绝的事情。

原本,主考官也想不到自己这次乡试,能够遇到谢舒,毕竟谢舒的师兄吕朔早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中了状元。

而这谢舒为何二十有一,还需要考取这乡试呢?

再加上这金陵文社四个字主考官听起来尤为陌生,他一离开京城就直奔江南省的贡院,期间从未出过驿站,也不曾见过其他人,自然无从知晓什么消息,因此不发一言,洗耳恭听。

这些人沉闷多日,现下打开了话匣子,一言一语,将谢舒如何一夜扬名,到后面举办文社的事情一说,个个都有自己的见解。

年纪轻一些的还算开明,他们有的甚至还参加过文社,说起来的时候,仍觉得十分新鲜。

这时,一个年长的老先生却露出不喜之色,他向来觉得这文社不是正统,谢舒还是秀才,拜了姜鸿这样的大儒为师,只知道整日群结集社,不免皱眉道:“此人有沽名钓誉、眩世炫俗之嫌。”

老先生本就德高望重,他一开口,即便其他人心中有异议,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反倒是那位主考官含笑打了圆场道:“考试日落才结束,诸位大人要不先喝些热茶吧。”

第077章

当天乡试结束后, 所有试卷经过糊名等等工序,送到各位考官的手中。

今年参加乡试的人共有三千多人,可想而知, 试卷数量的庞大和驳杂。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