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武师傅,家中女眷也一起练过几招,她们会更换首饰,我也就知道了。”
当初习武时,祝文乐的妹妹们特意凑过来,让他看哪里不同,他说了衣服、说了发饰,甚至把耳环的改变也说出来了。
只是,不知道这叫丁香……
谁知道一个耳饰还有这么多称谓!
听到这话的人,不知道该说哪个好,是说祝家开明让女眷练武好呢?还是说祝文乐身为男儿,居然还去注意这个好呢?
“我觉得文乐兄说的很对,就买这个吧,简单大方的,价钱也不高。”
拿起一双银制的丁香,周清元决定就它了,花了近百文,也不知道尹家妹妹能不能接受。
其他人见状也不说了,虽然汪夏山觉得悬,反正是他的话,绝对不会接受一百文以上的东西,说什么也得还回去才好。
已中意汪夏山许久,想把女儿许配给他的乡绅:这个呆子!
第三日,几人前往争鸣书院,领取纸笺。
今日来的人比较少,现在来看,大概只有数百人人,这诺大的一个书院,如今看来竟有些空旷。
几人拿到纸笺后,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才打开。
祝文乐的纸笺很厚实,里面有六位先生之语,两位点评他的文章,三位说的是匠艺、机关和春秋,点其不足之处。
最后有位先生道:汝之思想,有取百家之意,正和吾之所学,明年春日可持此笺来争鸣书院,兼合院寻吾。
兼合院,兼合……
“兼儒墨,合名法。”是杂家!
没错,每一家里都有他所喜的东西,他想学习这些,却又不认同一些思想,这样想来,他的确适合杂家。
其余几人的纸笺上也都不一样,因为周先生的关系,他们中治《尚书》的最多,孙纬选《春秋》除了自己喜欢外,还是因为有祝文乐陪他。
“师兄们、清元弟,你们如何?先生让我明年春来兼合院。”
“我有农院和诗堂的先生评语,先生也说让我明年春过来,不过我得兼顾两处之学。”
汪夏山也不知道怎么说好,比起《尚书》,他的确更喜欢《诗》,没想到被那两位先生看出来了。
至于农院,若是可以学点农事的话,他就能更好的帮助家里人和同村人了,他没什么抵触情绪。
这也是自然,这些先生别的不说,看人最是厉害,当然最厉害的先生还是儒家的,短短几次接触,然后观其文字,就能看出该学子的偏好。
严奇志看着纸笺,艰难地说道:“我的话,是尚书堂的先生,还有名院的先生,或许以后我能去当个状师?”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