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一缩,讨饶说,“没有的事,娘你误会我了。”
姜老太却是不理会,一拍桌子,叉腰训儿媳,“虎娃五岁的时候,二郎就跟我们说,让虎娃去县里开蒙。结果呢,你这个做娘的,哭哭啼啼,推三阻四,活生生把去县里的机会给拖没了。现在想念书了,早哪里去了?”
婆婆这么说,孙氏瞬间没了底气,她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当做宝宠着,当然舍不得放他去县里读书。那时候二弟说起开蒙,她当时想,都是乡下人,读不读书的,有什么要紧,以后还不是在田地里讨生计,二弟读了那么多年,不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但眼瞅着开年的时候,老二家的宣哥儿去了县里开蒙,一下子就把她家虎娃给比下去了,连村里都有妇人在她耳边念叨,说她糊涂,咋不送虎娃去念书的。
孙氏是个耳根软的,一听就记在心里了,一时没忍住给说了出来,就被婆婆姜老太给抓住了把柄。
姜老太虽不满孙氏这个眼皮浅的儿媳,但对孙子倒是很重视的,一顿训斥过后,却也开始琢磨虎娃念书的事情了。
下午的时候,姜锦鱼还是黏着姜宣,寸步不离的,惹得姜仲行都开始醋了,抱着何氏的腰低声抱怨。
“绵绵怎么这么亲宣哥儿?”
何氏正补衣裳呢,闻言好笑道,“他们是亲兄妹,自然亲昵。等宣哥儿去书院,绵绵又要闹了。”
提起这事,姜仲行直起身子,正色道,“宛娘,有件事我要与你商量。我打算让宣哥儿回镇学念书。”
见姜仲行神色正经,何氏放下针线,双手摆在膝上,细细询问,“怎么突然让宣哥儿回镇学念书?县里书院不好么?”
双溪村不大,也不算富裕的,请不起教书先生,因此并没有村学。村里的孩子,大多都不念书的,只有少数人家会把孩子送到镇上去开蒙。
姜宣之所以会去县里上学,是因为姜仲行在县里念书,可以就近照顾。再一个,县里的教书先生更有文采些,开蒙之事不像村学或是镇上书院那样粗糙。
而姜仲行这回提起要让长子回镇上念书,也是考虑良久之后做出的决定。
姜家人多,虽个个都能干,但开销也不小,尤其是前些年,家里几个兄弟接连成家,更是让家里有些捉襟见肘。这几年虽然缓回来了,但日子过得仍是不宽裕。再加上家里大嫂时不时说些酸话。
姜仲行知道,爹娘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觉得为难的,为了让二老不再为难,也为了家里兄弟和睦,姜仲行这才做了这决定。
不过他虽念着大家,也不是不顾及自己的小家,长子启蒙基础打得好,回到镇学并不会影响他的前程,再者还有自己这个爹呢。
何氏听罢,点头道,“这事我听你的。”
姜仲行垂眼看妻子柔顺的侧脸,又看了眼屋内的兄妹俩,心中觉得万分柔软和满足,喟叹一句,搂着妻子的肩感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何氏被他不正经的话弄得脸一红,推了他一把,“别胡说八道,你闺女看着呢。”
姜仲行一回头,果然见自家闺女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这边,摇头一笑,又开始抄书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