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个结果就是,你不喜欢那人,还要同她大婚。晏亭柔抬头看着赵拾雨,赵拾雨也看她,两人四目相对。

赵拾雨见她目光不善,问道:“怎么了?”

“婚姻大事,于你而言,好生儿戏!”晏亭柔说罢,撇下赵拾雨,快步离去。

赵拾雨蹙起眉头,扶额静了半晌,他没明白自己哪句说错了。就叹了口气,跟了上去。

国子监每年都会上地方的书院去考察一番,一来看学生所习的官舍情况、学科、书本内容,二来考察地方各印坊往年印刷书册及当年将印之书。

此两者是向各路地方学习其所长,以便将国子监、太学相关制度调整的更加完善,同时了解民间书目,以推官家「文治天下」之策。

此番赵拾雨便是替国子监的祭酒跑着一趟,考察碧树凉秋书院和临川印坊。

临川自古出大儒,碧树凉秋书院便是临川最负盛名的书院。

碧树凉秋书院与一般书院开门几进院落全然不同,入得书院门,便是一片蜜橘树,眼下只抽小叶,绿油油一片。

走过橘树林是一道月拱门,拱门之内是一内湖,过了湖才是书院。

屋舍井然,前头是书斋授学上课之处,后院是屋舍,往常书生都住在这里。

晏亭柔并不说话,只跟着一行人,由着院监章云一一介绍。

她本以为赵拾雨此行就是例行公事走走转转一趟呢,没想到他听得无比认真,遇到不懂的还要问上一问。

尤其对书院如何收入学生费用的事情,问的尤为仔细。

章云一一解释:“碧树凉秋书院前身是官署的书院,后来几易其主,先生走的多了,学生也就少了。后来晏三叔回临川,就将这书院接手,虽属私人书院,但是我们也不收费的。

晏三叔总说书院就是为往圣贤继绝学,为了将书院开下去。

所以晏三叔做了印坊,就为了以印坊的盈余助书院。好在此地许多富户,也愿意资助一二,是以眼下碧树凉秋书院已是临川最大的书院。”

闻言良有些惊讶,“全部不收银钱?”

章云解释,“全部,有教无类嘛。不过入学院之前我们是有考试的,也算是一道择优录取吧。不过也不是很严格,若学生家贫,此前未学过几本书,若人看着踏实,多半都收进来。难道汴京不是如此?”

闻言良看着赵拾雨笑了一下,“国子监太学都做不到如此。”

赵拾雨略有耳闻,“太学是怎样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