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所谓家,不是一个房子,不是一份产业,不是有很多钱,而是,有人。

有家人陪伴的地方,才叫做家。

以前,嬷嬷在时,我有家。可如今,嬷嬷去了,我又没有家了。

走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夫妻相携,父子母女相依,爷孙和乐。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无依无靠,无所寄托。

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一个地方,我抬头一看,牌匾上写着慈幼局三个字。

这是朝廷专门收养鳏寡孤独之人的地方。里面都是一些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的老人和孩子。

我迷迷糊糊之间走到了这里,或许,这就是天意。

接待我的是一个中年妇人,见我衣着较好对我甚是热情。

听到我的来意,想要收养一个孩子时更是热情的将我领到一间屋子里。

屋子里挤挤攘攘的铺着稻草,凉席,被褥,十几个衣着破烂的小孩儿就挤在这一个屋子里。

我将手中的糕点交给妇人,让她分给孩子们吃。屋里的小孩儿一拥而上,伸长了手讨要糕点。

在这一群小孩儿中,每个人拿到糕点就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生怕晚一秒就被旁人抢去。

只有一个小丫头,个头小,大概三岁的样子,好不容易分到一块糕点,却并不急着自己吃,反而向隔间跑去。

出去好奇,我跟着她来到隔间。只见一个小男孩儿躺在地上,衣服破烂,头发凌乱,脏污不堪,额头上还有半干的血迹。

小丫头小心翼翼的举着手里的糕点,喂到男孩儿的唇边,男孩儿却紧闭了嘴唇,用力抬起手将糕点推回给小丫头。

小丫头见男孩儿不肯吃,急得直哭。

哥哥,你吃一点,吃一点嘛。

男孩儿微弱的声音哄着小丫头道乖,你吃,哥哥不吃,妹妹吃。

一块一寸见方的小糕点,两个孩子却一直推拒着。

我走过去,又递给男孩儿一块,说,别推了,你俩一人一块,快吃吧。

两个孩子这才吃了起来。

管事的中年妇人见我不见了急忙找过来,问我可有看上的孩子。

我向她询问那两个孩子的情况,为何男孩儿身上有伤,为何孤零零的躺在地上,连张草席都没有。

从妇人的口中我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本是兄妹,因家人俱亡,哥哥带着妹妹一路流浪到禹州,因为饥饿,哥哥便偷了一个馒头给妹妹,却被人发现,打破了头,后来被好心人救下,送到了这里。又因为偷窃为人所不齿,所以被其他孩子排挤到了这里。</div><div id=lineCorrect></div>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