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咳咳……”汪教授抿了一口茶,似乎被茶叶呛到了,轻咳了两下。这是汪教授的习惯,他一旦从旁敲侧击进入正题,就会来这么一下。
“我知道这个理论完全是你的想法,若是平白无故给了别人你肯定会不高兴,但事情是这样的……”
随着汪教授娓娓道来,刘娥听明白了:汪教授的工作关系除了研究项目放在研究所,诸如教课、带硕博学生都是放在东川市科技大学进行的。汪教授在大学里有个博士生,叫倪源庆,个人能力加点方式有些奇葩——他的记忆力可以在卫视《最强脑袋瓜》节目中抢到席位,但是创造性思维严重缺乏。
换种说法,倪源庆读书考试成绩优秀,但实在不是做科研的料。当初考进汪教授门下,也是汪教授被他优秀的成绩所迷惑了,以为这个学生就算之前没有展现出任何科研能力,也只是没入门而已,按照他的学习能力,学会搞研究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这些年来,汪教授慢慢揭开了倪源庆的神秘面纱——记忆力之外,任何与学习有关的能力都差的离谱。寻找信息、分析整合、应用反思,这些能力他一概不具备。
这也就导致倪源庆读博读得非常辛苦。这是他在汪教授手下的第八年了,他读了无数篇和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保护区相关研究,却像左耳进右耳出一样,什么都没学进去,论文也憋不出来。按照东川市科技大学的相关政策,八年不毕业的博士生就会被学校提醒,九年警告,十年还读不完的话,直接发一个硕士毕业证书就让你从博士退学了。
按照倪源庆至今的工作进度,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章被符合学校影响力因子要求的期刊接收,他在十年内毕业真的无望。前几天,他刚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八年提醒邮件一封,便开始求爷爷告奶奶,求汪教授帮自己想想办法。
若是刚读了三年就自己退学,也能换到一张硕士文凭,对倪源庆来说是不亏的。但他当年虽然自觉科研水平差,但还没有意识到这是难以弥补的天赋问题,就选择了继续死磕。
死磕的时间越久,倪源庆放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也愈发不想放弃。而且这么多年没有成果,他自己都已经魔怔了,恨不得住在实验室里。
汪教授深深叹了口气,决定帮自己的学生一把。这个孩子在某些方面天赋偏科严重,但还是很努力,每天都起早贪黑精读好多文献,只是他并不具有将他人的智慧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汪教授都准备把自己最近呕心沥血写出的一篇论文“送”给倪源庆,早点让他毕业了事算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汪教授自己的论文是微生物方向的,和倪源庆研究的保护区管理毫无关联,就算送论文给倪源庆,他也铁定通过不了答辩。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