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诸萦心有愧疚,所以又对桓珩施加了一个治愈技能,才专心的看向手中的铁剑。

她不是什么冶炼大师,所以其实不太能看出个究竟,只是感觉并不是淬炼得很好的那一类。而且上面甚至镶嵌了绿松石等珍贵的东西装饰。

可见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而且没有被大范围运用。

因为这把堪称华丽的铁剑,很明显不是桓珩的喜好,所以应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亦或是被当作珍品献上的。

诸萦没有再继续研究下去,而是将目光落在桓珩身上,卫国的铁器如何?

听到诸萦提起这个,桓珩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皱,禀神女,卫国并不擅此道,诸侯国间,陈国为上佳。

因为炼铁技术的不成熟,加上各种限制,所以很难被大规模的运用在战争或农田中。因此列国一直没有因此为难陈国,或许有心提防者有,但却不成气候。

只说卫王,就从不曾觉得这是什么隐患,甚至甚为喜爱陈国炼出的铁剑,年年都要遣使臣买下其中炼得精巧的几把。

桓珩一直都对此不喜,而且卫国自有铁矿,为何不能炼铁,反而要从陈国重金买下。倒不如卫国自行冶炼,若能大量产出,又何惧郑国这等强邻,以及不断滋扰的蛮夷诸部。

可惜,从未被采纳过。

甚至有些臣子认为,如若注重炼铁,只会让卫国本就不够兴盛农桑之事,愈发有损。炼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柴木。炼铁是力气活,只能采用青壮年,故而不可能全部采用奴隶,而需要以钱币引诱庶民。如此一来,农耕自然荒废。

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桓珩的目光所及更为长远,所以能看到炼铁的好处,但是臣子们顾虑眼前的得失,也的确没有错。

卫国除了炼铁,又有许多亟待处理的政事,故而只能先行放下。

但今日诸萦却问了此事。

果然,下一刻桓珩便听到诸萦说,吾有炼铁之法,愿赐予尔。

桓珩眸光一亮,难得显露了些神色,盖因他是个聪明人,不过转瞬就能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对着诸萦正要跪下行礼,以谢诸萦恩赐,却见诸萦施动技能,将桓珩的膝盖托起。

诸萦声音仍旧飘渺出尘,但语气中有些无奈,吾不拘俗礼,不必时时叩拜。

如果眼前的人不是诸萦,而是卫王,桓珩定然会神色漠然的说一句礼不可废。但因为是诸萦,因为他对诸萦的有求必应,又因为心底那些许的隐秘心思,他默了默,没有反驳或是劝谏。

而是站着垂头拱了拱手,是。

诸萦没有立刻就将炼铁的流程与草图给桓珩,而是道:卫国既本不擅此道,应无能担此大任之人。尔且先寻来匠人,再言其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