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她给孟阳和五位嫂子互相做了个介绍。
其次, 讲了讲她们新型的服装厂,在家做工, 按件得酬劳的模式。
再次, 将双方的职责介绍一下, 让五位嫂子有事可以去工地找孟阳。
因为她还要上学,不一定能找到她。
最后, 就是询问了她们是否租赁缝纫机。
全新的一个月四块, 八成新二手的一个月三块五。
不用早给钱,每个月月底再交钱即可。
还有就是头两个月的工资都会压一半。
这是布料和缝纫机的押金。
同时, 如果服装瑕疵太多(每人每月有瑕疵数的, 一点不让错肯定不可能), 造成不可挽回损失(不能二次加工修改的), 就要在这钱里扣款。
如果因为其他事情辞工, 只要缝纫机没坏, 也没损坏布料的情况, 压的工资会全部退回。
林小红之所以改成这样也是怕几位嫂子拿不出钱来。
再说, 钱没挣就往外掏钱, 换谁都得嘀咕。
林小红让孟阳将几位嫂子的情况做了个登记。
姓名、年龄、住址、家庭成员、租赁的缝纫机等等。
告诉她们开工日期等通知, 回家做些准备工作。
比如将家庭琐事尽量处理一些, 然后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
再比如将卫生打扫一下, 到时候放布料才不会脏等等。
当然也可以回家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一起庆祝下。
反正最后五位嫂子都是一脸的兴奋往回走的。
就连孟阳也是踌躇满志的。
所以林小红也仿佛受到了感染,快速招到了两名针线熟手开始了裁剪大业。
为了加快速度,她们三人是流水线作业,每人负责一部分。
但速度也就那样吧。
林小红不由的想到了电裁剪刀。
一摞子布可以一次性裁剪完,要多省事就有多省事。
那个机器应该也不难。
她决定画出来,然后找京大的机械专业教授问问能不能做出来。
要是可以做,她宁可掏钱。
林小红买了不少纸壳箱,用来装裁剪出来的布料,每个部分的布料放在一起,然后在纸壳箱上做上标记。
比如:左衣袖 50
衣领 80
这样除了费点纸壳箱,没有坏处。
而且纸壳箱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也不算浪费。
说到这些纸壳箱,都是她在包装厂买的,大中小三个型号,各自定了不少。
不过在人家包装厂眼里,这业务还是太小了,业务员都不咋爱搭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