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师出无名,懂?
先天就被我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你不是想斗吗?
来,我李世民就在这!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就问你敢还是不敢?
继而唐军到来,军容既盛。
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双方签订盟约,颉利可汗退兵。
一场大战偃旗息鼓。
这是发生在武德九年的事。
正是在这一年八月,突厥大军尚未到达长安之前,李世民改年号贞观,所以又可以被称之为贞观元年。
不管笼罩在这传奇帝王身上的光辉与色彩有多么耀眼,但无法否认的一点便是,渭水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
事后,李世民对着臣下这样解释道:
“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因为朕才刚刚即位,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未富裕,根本就无法承受战争的打击。所以只能够尽力满足敌人的贪欲,给予对方足够的钱帛。
用金钱来求取和平。
r />
虽然在不久之后,他将成功转职,迎来新的艺术巅峰。
贞观二年,唐朝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灭亡东突厥,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李靖、侯君集等出击,次年吐谷浑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 ......
说个热知识,在唐朝,特别是唐初,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打仗是名将。
就那个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就因为打完把战利品带走而把肥沃的土地留给吐蕃,所以一直挤不上那个圈子,只能算是半个。
【颉利可汗跳舞,南蛮酋长吟诗 】
铁骑踏破大唐的旗帜飘扬,兵锋所指陌刀之所向,洪流席卷。然而下一刻,那圆镜之中的画面却是再度生出变化。
那是贞观八年,颉利可汗来到长安四年之后。
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渊在未央宫中举行国宴。
席间,太上皇李渊命令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叫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
你们猜,是谁把颉利可汗这个草原霸主,训练成了长安舞王?
莫不是草原民族自古以来便热情爽朗能歌善舞?
往前的时空当中,不少有心开拓进取之帝王与君主见此情境,尽皆发出当如是也的感慨。而在唐朝太宗文皇帝所在的时空之内,长孙皇后眼波流转,似笑非笑的开口。
“二哥,你呀——”
“此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之也。”
李世民含笑,却是对着长孙皇后道:“观音婢可是有甚不同看法?”
长孙皇后抚掌而叹,继而肃容。
“盛哉,还未恭贺二哥英姿盖世,武定四方。”
【殊方异域,慕化称臣】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名句后世时空中的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在那圆镜之中所呈现的,却是有高僧大德游学天竺,受到当地国王的注意,并热情款待。
席间,国王问:大师自何处而来?来此何为?
> 高僧答: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来取经。
国王再问:大唐在哪,途径何方?
高僧答:大唐在此东北方几万里,是贵方之所谓的摩诃至那国。
摩诃者,大,很大,非常大。
至那,谐音中国。
于是国王肃然起敬,继而道:“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
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我听说过你们的天子,秦王,少年的时候就见识非凡,长大之后更是英明神武。
(此处省略彩虹屁若干。)
对了,我还知道你们大唐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的TOP.1是《秦王破阵乐》。
言语之间,对于隋末天下大乱有所了解,亦知道李世民是大唐的开创者之一。
当然,由于两地距离久远通讯手段有限,所以对李世民身份的认知还停留在秦王这个封号之上。
于是高僧查漏补缺,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服状。
国王大喜,道是,“我当东面朝之。”
伴随着音乐与场景变化,在那圆镜中接下来之所显示的,是盛世大唐万国来贺。
化行六合,威棱八荒。
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可谓盛况矣。
“善!”
诸天万界的时空之中,无数人见此不由得目眩神迷,心情激荡,发出感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