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又摆出了悠闲姿态,但看到水镜中的话锋一转。
【令人遗憾,大明实现了时隔四百多年将安南之地重新收归中原王朝,可对它的直接统治没能维持太久。
短短二十年,永乐帝的孙子朱瞻基终是下令将明军撤出,安南回到了藩属国的位置上。表面上有现成的理由,朱八八金口玉言,定下的不征之国国策摆在那里。】
朱元璋:划拉到自家地盘上的土地居然又退了回去?
这时候就想起来他说的不征策略了?可他听到这个消息无法不心疼,非常舍不得,从没得到与得而复失有着很大差别。
【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安南之地脱离中原王朝已久,要将其彻底收服颇有难度。
永乐五年,明军势如破竹般获胜,但此后多年安南民间的反对势力络绎不断地涌现,造成兵祸不停。哪怕朝廷在安南推广儒学,意图从文化根源上使其心想向大明,但收效不明显。
朝廷考虑到投入与收支的不平衡,当时也没有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块土地的理由,没有在安南发现潜藏的巨大利益,终究选择了放弃直接统治,只将它收做藩属国就行。】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定下不征之国,其实也是出于这种考量。
开疆辟土固然振奋人心,但是要好好地经营一方不是容易的事。可惜归可惜,心疼还是心疼,可放弃安南之地也是理智的选择了吧?
【如今回望,想来不少人会感到遗憾。假设安南之地一直归属中华,就问一点,国家对于南海海域的主动权与掌控力会有什么变化?】
朱元璋刚刚想放下安南一事,哪想到会看到这个问题,偏偏水镜没有再继续说。
【扯远了,咱们是回顾明朝旧事,不是假设平行时空的存在。说回正经主线,郑和下西洋。】
朱元璋:不!
朕,我,咱可以听一听那些不正经的支线。
水镜的画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
【从安南国胡家父子的出尔反尔,不难看出藩属国的忠诚不会天长地久。大明有必要派出强大使团在南洋巡视,遇到问题
能以武力有效解决,方能震慑四海。
正如我们所知,尊严与和平永远在剑锋之上。不征的前提是拥有征服天下的实力。
下一次西洋不够,那就七次下西洋。让大明的威慑力不再局限于陆地,随着强大水师出航远行,继而震慑东南亚。】
此时,水镜画面突然一变。
秃顶没鼻子手持荷花的小人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从高空万丈急速俯冲向下的镜头。
霎时后,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出现在视野里。
瞬时间,朱元璋的耳畔充斥怒海惊涛声,被眼前场景震惊住了。
茫茫大海,浩浩荡荡的船队由远及近驶来。
烈烈风中,数百「明」字的旗帜迎风飘扬。
晴空万里,波光粼粼。
声势浩大的出使船队,还原出一段如梦似幻的明朝海船舰队景象。
这一幕过于逼真。
观影者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这庞大船队。
当镜头拉近,精准还原出海船的外观构造,就连木头纹理都清晰可见。
【特别感谢“请咕咕在码头吃大餐”制作郑和船队出洋的模拟影像。配合这段视频,能更好解读史料。】
朱元璋定了定神,不得不承认他被震惊了。
去年水镜出现,除去底部文字,他看到的不是傻站着一动不动的丑小人,就是过于简洁的器物静态示意图。
此时此刻,神乎其神的影像扑面而来,一支近乎真实的庞大海上舰队迎面袭来。
这代表了什么?
不只看到史上郑和船队的庞大,更是以管窥天,窥见了一个令他倍感茫然的后世世界。
朱元璋眼底透出一丝迷茫。
他站在洪武二十六年的时间点,不难假想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秦朝恢弘气象,但无法想象再过多少年竟然能发展出水镜另一头的世界。
至少要再过两千年吧?
那时,人们掌握了近乎神迹的技术,其原理完全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仿佛是话本中的仙境,仙人拥有着凡人无法想象的非凡力量。
难道自己真的老了?老到没有幻想能力了?
br /> 主讲人咕咕只有灵魂画技,无法对他施加画面攻击,但她的外援不一样了。
这种宛如创造真实世界的技术,不是大明人能理解的绘画,图画再逼真也不可能动起来。
其中的原理呢?
对此,他是一无所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