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没有这些烦恼的是朱棣。
朱棣却也没落笔。
不是怕木秀于林,而是在斟酌一件事,实话实写会不会把老爹给气出病了?
朱元璋毕竟老了,三天前被叫门天子气到差点灵魂出窍。罢朝三天,他还能承受多少批评?
语言是一种艺术,自己要怎么把挑刺的实话说得很动听呢?
朱元璋看到没人动笔,继续和煦微笑,没有恶狠狠地催促。
“也对。这种问题需要思考时间,那就给你们一炷香去写。今天下雨,不宜户外赏景,等你们交了卷,就一起吃顿好的。”
众人很难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话更加可怕了,吃什么?吃断头饭吗?
只见朱元璋从讲坛抽屉里取出了一根清香点燃。“计时开始。”
香炉,袅袅烟起。
众人仿佛能听到死亡倒计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交白卷是不敢交的,有苦难言地拿起笔。
有些人选择了写真实想法,有些人企图用拍龙屁的方式蒙混过关。
谁说溢美之词不符合要求,朱元璋是要他们写实话,而大肆赞美老爹/祖父也能是心里话。
一炷香很快过去。
朱元璋看了一眼殿内众人。“纸上写好各自名字,这种简单规矩,不会有人蠢而不知吧?”
最前排,秦王朱樉正想着这种提示是多此一举,却猛地一个激灵。
看向卷面,自己居然忘了写!这十天抄书抄到脑子发晕,睁眼闭眼都是字,眼下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唰唰两笔,飞速加上。
r />抬眼偷瞄朱元璋,老爹似乎没有发现自己的小动作。是真的没发现吗?刚刚那句提醒,是不是对他含沙射影?
算了,不深想。
朱樉近来有了不多想的习惯。胡思乱想老得快,他要好好保养身体。含沙射影又何如,父皇没指名道姓就是对他很照顾的表现,他很幸福很愉快。
朱元璋站在上位,距离二儿子最近,将其神态尽收眼底。
顿时感到一阵心塞。
老二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居然能因怕死,从一个极端突变到另一个极端。
不愿承认朱樉能够发生这种极端变化,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子肖其父的体现。
朱元璋撇开眼睛,转而点名朱棣。"老四,你去把答卷全部收上来。"
“是。”
朱棣起身,从前面的两位兄长位置开始收卷。
瞬间,其余人全都看向朱棣。
朱元璋选择储君的表态很明确了。让朱棣收答卷,就是让他评判兄弟子侄。凭什么他高人一等,那就是凭他要坐上太子之位。
朱元璋瞧着朱棣,没有说出下一句 '收完卷子,写一份点评'。
他果然是心软的好父亲。今次表明了立储心态度,但没有明晃晃地给老四拉仇恨。老四,应该好好谢谢他。
朱棣被兄弟子侄们的复杂目光盯着,没有感觉到半点不适,但一不小心瞥见朱元璋的眼神,那种疹得慌的感觉又冒出来了。
以前听过一句俗话,不怕鬼哭就怕鬼笑,现在改改用到朱元璋身上。不怕老爹怒就怕老爹笑-准没好事。
★★★★
话分两头。
秦朝,赢政在观看了叫门天子的史实后,大为震撼。
明朝竟然能出现这种人做皇帝?!
果然是江山代有败类出,史书上的胡亥与朱祁镇比——比,难分伯仲了。论残酷,朱祁镇更胜——筹,但明朝的运气好,不似大秦直接亡国了。
同一段历史,不同的人看能够有不同的领悟。
赢政从中看到即便朝代更迭,但北方势力带来的军事威胁从未消失。
明遇瓦剌犯边,秦有匈奴侵扰。从秦到明,北方势力的
构成变了,但对中原王朝的掠夺性始终未变。
他不免思考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能从源头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吗?
又意识到另一点。
当有一个外部敌人出现,一致对外的情绪有时能让人变得很可怕。
恰如于谦指挥下的京城保卫战,将瓦刺军打得逃出塞外。他在领兵布阵时,充分调动了京师内的官员、士兵、平民等团结一心。
由彼及此,赢政想到六国遗民。
大秦对六国来说就是共同的敌人,其目标一致要推翻大秦的统治。
如今神迹已显,能让六国遗民暂且安分下来。趁此时机,能拉拢的要拉拢,而那些极端危险要趁早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会下达屠杀咸阳城命令的人。
很快,赢政收到了一封奏报。
——「泗水郡,项籍与项梁被诛」,其人头随竹简送来了咸阳。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