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周嘉妮接风的除了张宝生、刘通,还有张老四、盛满粮这几个手艺人,以及大棚蔬菜负责人刘岩父子,和编织厂厂长张文峰。

再加上张宝生的家里人和来帮忙的邻居,一桌坐不下,办了两桌。

张老四他们好奇周嘉妮和白昊阳他们在大学里的事,听他俩在那儿L讲,周嘉妮顺着话题提到农村经济改革,也提到今年五月份在报纸上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篇文章。

此时张宝生还没意识到周嘉妮真正要讲什么,他听嘉妮提农村经济改革,还有点得意,他们大队的经济不就改革了么,为此他还很有话说,说到了编织材料的种植等等,大伙儿聊这个特别有话题,聊得不亦乐乎。

来帮忙的张大娘则对征兵的事感兴趣,等大伙儿L放了筷子,只坐那儿L说话的时候,过来找邱则铭打听征兵的事宜。

她娘家有个子侄想当兵,她帮着打听打听。

邱则铭给张大娘讲了一点经验。

散场后,周嘉妮拿了点粮票、肉票,张宝生说啥也不要,宝生大娘也道:“这就见外了,拿咱家当外人儿L了。”

张老四他们笑道:“今天给你们接风,给什么票,别在这儿L臊我们脸面,赶紧回去歇着,明天来厂里看看。”

推辞不过,就没再给了,找机会从别的地方补回去。

周嘉妮住张开山家,邱则铭留在了张宝生家,白昊阳跟着盛满粮回去了。

至于他们以前住过的房子,一间被其他知青租了,另一套主家自己搬回去住了,说是那院子出了大学生,沾沾文曲星的福气,所以这趟过来就只能在老乡家里住。

邱则铭送周嘉妮去了张开山家,进门跟他们一家子打了个招呼,问了问张开山的身体情况。

现在家里有那个条件,每年都带张开山去省城复查两次,常年吃着药,只要别累着,别情绪过于激动就行。

聊了两句,邱则铭告辞。

赵梅烧好了水,周嘉妮进屋简单洗了个澡,出来抱着狗蛋玩,赵梅进屋熏上艾草,把门窗掩好。

周嘉妮颠着狗蛋问张开山:“狗蛋起大名了吗?”

张开山道:“起了,叫张争晖。”

周嘉妮:“好听。争晖,小争晖……”她摇着狗蛋的小肉手,他对这个名字的反应不如‘狗蛋’,一喊‘狗蛋’就转过小脸看着周嘉妮,软萌软萌的,很可爱。

惠惠在旁边帮周嘉妮拍脚边的蚊子,听妈妈跟嘉妮姐姐聊天,张开山时不时聊上几句,一直说到快十点,开窗户散了散味儿L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周嘉妮准备跟着去厂里。

张惠惠放了暑假,每天会自觉的写作业、看书,但也有半天的时间玩耍,她本来想跟着去厂附近玩,结果村里大喇叭吆喝,让家里有孩子的愿意让孩子补课的就去村小学报道。

村里顿时起了一片鸡飞狗跳,家长当然是乐意把孩子往学校送,但孩子

好不容易放了暑假,就想到处疯,到处玩,让他们回去学习都不乐意,可不就在家里闹翻天了么。

张惠惠倒是挺高兴,她是要向嘉妮姐姐学习,将来考大学的人,也不用父母陪着,自己就跑去学校了。

周嘉妮跟过来找她的邱则铭去了厂里,干活的人看到她过来也都高兴,七嘴八舌的跟她打招呼。

周嘉妮去看了样品间,样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了,但今年的爆款就是编织腰垫,周嘉妮顺势跟张老四他们商量推出颈垫、编织枕头。

“颈垫外面可以加一层布艺,编织枕头做成空心的,要求有足够的支撑力,还要带一点弹性……”周嘉妮一边讲一边现场构图,张老四他们时不时提出一个个问题,周嘉妮现场解答,并根据材料的特性在造型和舒适度上随时做出调整。

忙到十点多,周嘉妮让他们自己琢磨着,她跟邱则铭去看塑料大棚。

路上,她小声问邱则铭:“昨晚你跟队长说了吗?”

邱则铭笑道:“说了,张队长觉得这提议太大胆了。”

这趟过来,周嘉妮想提一提农村土地改革的事,先留下个印象,后头再慢慢做思想工作。

就是不知道张宝生有没有这个胆子能成为走在改革前沿的人。

或者找翟书记聊一聊,饶是不能全公社推行,那就找几个试点嘛,秘密进行,虽然这秘密一般都瞒不住,只要上头不追究,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而且这也算是一个课题。

农村经济也是经济,周嘉妮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辩论言论里就能深切感受到改革春风的步伐的急促,虽然那一刻还没有真正的到来,但人们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言论也自由,哪怕课题上有同学针对老师的讲课理论说出反对的话,也没有老师或者学生给他定罪,而是各抒己见,争的面红耳赤。

张宝生确实被吓住了,包产到户,政治风险太大了。

周嘉妮非常理解张宝生的心情,如果她没有上一世的经历,让她处在张宝生这个位置上,她也害怕。

先打个底,以后慢慢做思想工作嘛。

两人去大棚转了一圈。

刘岩对邱则铭很是尊敬,以老领导来对待。

这父子俩也尽心尽力。

周嘉妮觉得,刘岩爷俩掌握了这手艺,过几年能承包了,自己把大棚承包下来,认真干,一定能成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中午周嘉妮准备去赵梅家吃饭,被张宝生叫住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