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回了宫,衣裳也不换,即刻去养心殿求见皇帝。
皇帝召她进去,一眼见得她衣裳不整,发髻散开,鼻子发红,顿时大吃一惊,问道: "乐阳,你这是怎么了?"
李丹青一见皇帝,马上跪禀道: "父皇,晋王妃纵其表弟王嘉若轻薄儿臣。"
"儿臣今儿去晋王府赴宴,期间离席和贵女们去锦鲤池喂鲤,晋王妃的表弟王嘉若突然出现,说有一件要紧事想单独禀告,儿臣便让贵女们回避。"
“王嘉若当即分析了朝中局势,说秦王没了,晋王便是诸皇子中最年长的,历朝历代,立储都是立嫡立长。还说儿臣以后一身荣辱将系于晋王身上,让儿臣好生想一想。"
皇帝听至这里,心下已勃然大怒,呵,都认为皇位就是老三襄中之物了!王家没有萧家的本事,倒比萧家还要斗胆。
李丹青接着道: “儿臣正要喝斥他,眼前一黑,却是他脱了外袍罩向儿臣头脸,朝儿臣扑了过来,儿臣跌在地下,擦破了手肘,发髻也散了。幸亏盈月和蓝玉在近处,马上来救儿臣……"
"父皇,王嘉若仗着是晋王妃表弟,不将皇家放在眼里,当众轻薄儿臣,胆大包天。求父皇处罚他,给儿臣出气!"
皇帝待李丹青说完,沉吟片刻道: “乐阳,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罚王嘉若?”
李丹青听着这话大有深意,便问道: "父皇为何这样问?"
皇帝指指御案一本册子道: “此是你前日上献的三十六计,朕昨晚看了一晚,正要找借口。”
皇帝手指翻开册子,翻到其中一页,里面写着削藩三计。
他登位这么多年,一直未能振兴朝政,如今身体渐虚,只恐之后到了地下,无颜见祖宗。若能抢着时间,做下一件大事载入史册,此生也无憾了。
李丹青听着皇帝之言,不由“呃”了一声,所以,父皇今日正举枪,王嘉若撞枪口上了!她眨巴眼睛,小声道: “儿臣全听父皇的。”
皇帝点点头, "敢轻薄公主,藐视皇家的,只有死路一条。"
皇帝又寻思一下, "乐阳,朕今日动手,朝局必波动,过后恐你和子蛰之婚事,再不能成
了。"李丹青咀嚼皇帝的话,这是说,这一波动手,可能会涉及武安侯府?
她躬身道: “父皇,跟百年大计和新政比,儿臣与子蛰之事,不过是小事,实不必考虑在内。”
皇帝看一眼李丹青,喟叹道: “乐阳,你为何不是男儿身呢?”
李丹青正正脸色道: “父皇若认可儿臣,纵儿臣是女儿身,一样能为父皇办事,能为父皇分忧解难。"
她拜下去, "儿臣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请父皇给儿臣机会,让儿臣为父皇效力!"皇帝一手拍在案头的册子上,笑道: "好,不愧是朕的爱女!"
正说着,便有内侍进来禀道: “陛下,晋王和晋王妃求见!”
皇帝淡淡道: “传!”
晋王和戚书婉进得养心殿,马上跪地,说王嘉若和李丹青之事是一场误会,王嘉若不是要轻薄李丹青,而是看见蜜蜂,为了救李丹青才脱下外袍云云。
皇帝便传王嘉若进殿。
王嘉若说了当时经过,大致意思也是看见蜜蜂,为了救李丹青方脱了外袍,并不是要轻薄公主云云。
他说着,朝李丹青叩头, "殿下,借臣一百个胆,也不敢冒犯殿下。此事确是误会。"
李丹青未说话,内侍进来禀道: “陛下,武安侯夫人求见!”皇帝便看向李丹青,呵,求情的人来了。李丹青:武安侯夫人!她以为她面子很大?
谢夫人进了养心殿,先向皇帝行礼请安,这才道:“陛下,臣妾有一件事想求一求乐阳公主殿下。"
皇帝便道: “乐阳在这儿,你只管求。”
谢夫人走到李丹青跟前,行礼道: “殿下,臣妇准备明儿去母亲墓前发个反誓,破了子蛰不能尚公主之誓言。”
李丹青看着她道: “夫人,这是你的私事,不须向我言明。”
谢夫人陪笑道: “殿下,子蛰当时从石龙镇护送你上京,已在臣妇和武安侯跟前禀明,心中只有殿下,非殿下不娶。只臣妇发过誓,一时转不过弯,没有及时为他求娶殿下,此确是臣妇之错!""殿下,臣妇明儿去发个反誓,到时再正式为子蛰求娶殿下!"
她
跪了下去, "殿下,今日晋王府之事,纯属误会,请殿下饶了王嘉若罢!"
李丹青平心静气道: “夫人,是子蛰一意想和我一起,期间有什么阻碍,该他去解决。他让我顺心顺意,便在一起,不让我顺心顺意,我便不与他一起。"
“至于夫人发不发反誓,是夫人的事,不必拿来我跟前说,我完全不在意这件事。”“因发誓的人不是我,为着誓言要死要活的,也不是我。”
她说着,甚至还笑了起来。
"夫人太高估自己了,也高估子蛰在我心中的位置了。"
“我一个公主,有皇祖母和父皇护着,想要什么样的驸马不能得呢?”"夫人想一想我这话,以后莫要以为我和子蛰共骑过,就非他不嫁了。"李丹青说着,还很想“呸”一声,到底忍住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