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3 章 纵容(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嗯,话虽如此,刘邦并非全然不在意有没有人真心念及他。

眼下刘邦的眼神只往吕雉和萧何身上瞟,何意,吕雉和萧何皆明了。

“陛下怎么了?”然而吕雉难得的装起糊涂,一句怎么了问来,刘邦难道要像先前一般直接问,我要是死了你会不会伤心?

切,吕雉又不傻,肯定回答伤心的。

最大的问题难道不是刘邦信与不信?

刘邦觉得吕雉跟萧何会不会伤心?

好吧,刘邦再一次认为,好些问题不适合问,也问不来。难不着别人,先把他自己难住了。

嗯,或许该说,此时的刘邦没到浑然不讲理的地步。

“无事。”刘邦答一句,别管他想问什么,他都清楚,问不出来,他想想自己的作为,会不会有人因为他的死伤心,他有数。

萧何庆幸无比吕雉在前头顶着,否则直迎刘邦刁难的人成了他,他的日子本来不太好过,再答不出让刘邦满意的话,日子必更难过!

【陈平的忠心表得叫吕雉满意,若非不得已,作为一个聪明人,吕雉并不想儿子一登基即大开杀戒。以令君臣不安,天下不安。樊哙不死,吕雉心中大石得以稍放。陈平顺势想要留在长安,吕雉既封他为中郎令,辅佐新皇。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陈平在西汉的功臣里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于君王们来说,没有人会不喜欢如此臣子,太会来事了,时时刻刻懂得他的忧愁和欢喜,断不会在他高兴的时候泼他一盆冷水,也不会不识趣的在他不高兴的时候让他不痛快。】

【陈平的灵活劲不仅体现在此时,随着吕雉大权在握,刘盈病逝,萧何曹参等人相继离世,吕雉因不安以任用吕氏,行大封之道。王陵当时作为丞相,坚决反对,引用刘邦当初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可是陈平和周勃却赞同。】

秦始皇闻之再也忍不住冷哼一声,陈平和周勃,一丘之貉,是,他们知敌不过吕雉,绝对不能跟吕雉叫板,因此垂拱附议。实际上心里不定打着什么算盘。

秦始皇断不可能忘记吕氏一门究竟亡于何人之手。可以说,当时的情况下,王陵虽为相,陈平为辅,周勃为太尉,陈平和周勃两人联手比之赵高和李斯联手有过之而无不及。偏陈平和周勃一味纵容,最后又打着为国的旗号大行诛吕之事,连刘盈的儿子都杀得干干净净。以臣弑君,陈平和周勃够狠。

刘邦闻言心情亦复杂得很,怎么听着有一种陈平和周勃将吕雉野心养大,好一网打尽,一个不留的感觉。

【唉,咱们都知道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王陵反对未必不是为吕雉,为吕家好。刘邦诛杀异姓王后与天下而盟,天下人如何不知异姓王的存在对朝局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吕雉非要把吕家人推出来,无疑把他们架在火上烤。对,吕雉的威望在,无人对吕家动手,她不在时,吕家何人能够应对天下群起而攻之?】

吕雉目光闪烁,可叹

她也罢,

吕氏满门也罢,

皆后继无人。结局早已注定,可悲。

吕家一干人心情也都不怎么好。吕雉为什么要封他们为王,他们不至于不懂其中道理,知,心里最怪的难道不是自己人?

若不是吕家没有一个能撑得起的主儿,岂会浪费吕雉一番安排?

大好的局面自个儿全葬送,将一家子送往死路,那些个蠢儿孙呢?谁也别拦着他,他们要揍人!

可怜吕家小辈们,无论是半大的小子或者刚知事的孩子,无一幸免被揍。

【对于事后王陵责问,陈平和周勃二人为什么同意吕雉大封吕氏,无视刘邦早年和他们定下的盟约,陈平反而摇头答:“在朝堂上力争,我们不如您,但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后裔,您就不如我们了。”是的没错,陈平此时对吕雉的附和,仅是权宜之计,心底里盘算的莫过于一但将来吕雉不在,吕家的情况大家伙都相当清楚,没有一个能撑得起来的人,吕雉非要把他们架在火上烤,怪不得来日吕家一个不留。相比之下,咱们觉得王陵和陈平谁可怕?】

还用想吗?当然是陈平更可怕!

王陵把话说白了,生怕吕雉犯下大错,扰乱天下,何尝不是落人口舌,来日让自己陷于绝境。

陈平是识时务,何尝不是存了心要吕雉好看。对,吕雉活着的时候他是动不了吕雉,也动不了吕家人,吕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来日一但吕雉不在,吕家的主心骨没有了,想怎么清洗吕家容易得很。正好,杀一儆百,顺势能让自己的位置往上再挪一挪。为自己的生涯再添一笔功勋。

秦始皇半眯起眼睛,浑身上下透着危险,类陈平之人,该用吗?

为何不用呢?必须得用才是。

不能否认陈平的聪明,刘邦用的时候陈平不是乖乖听话照做?

对于吕雉,陈平明显是不服不认可的,偏明面上他一字不说,背地里该准备,不该准备的,他都准备妥当了,要说早早盼着吕雉去死也不对,陈平不过做了最坏的打算。

汉高祖时期的吕雉心下沉甸甸的,陈平,别说是陈平了,想要她死的男人不在少数,他们想归想,能不能让她死靠本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