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第一章
又是七夕。
今年的七夕和去年似乎没什么不一样的,但也有些不一样。
琐碎的不同有很多,比如说今年流行起了道袍。
女士们的潮流,头顶的冠子争奇斗艳就不说了,鹤氅的料子更是闪瞎人狗眼,纱的最多,丝绸的也不少,不嫌热的可以上锦缎,阳光下只有七分鲜艳,灯火照一照,能照出十分的颜色,毕竟底子已经很不俗,那上面还有极美的纹理。
有人的纱衣上用墨蓝的底子加银线,绣了一条银河,但比起红霞色的锦缎上绣出河边仙鹤,前者似乎就又显得寡淡了些。
樊楼就很不俗,给楼里做事的女使们换上了道袍当新制服,制服上绣了月下长生殿,比翼鸟和连理枝。
好像满大街每一个谈恋爱的人都是道士,或者每一个道士都在谈恋爱。
有个老道官抗议了一下这种潮流,还将抗议信送进艮岳去,但是据说长公主扫了一眼就将奏本扔在地上。
“吹皱一池春水,干他何事。”
老道官收到了吹皱的奏本,很不开心。
“我亦是良言、直言,满城衣冠如此,损害的不是殿下的声誉么?”
身边的小徒弟必须捧个哏:“于殿下有什么关系呢?”
“叫市井小民见了,以为咱们道心不清净也罢了,以为殿下也有思凡之心,岂不是损害了声誉么?”
这话叫一个中书省寺的小官听了去,就说:“咸吃萝卜淡操心,岂不知相公们专怕殿下没凡心呢!”
这就是今年七夕和去年最根本的不同了——
今年大金风平浪静,完颜粘罕经营他的西朝廷,但同时也派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去上京,一方面和勃极烈们联络感情,另一方面去看看谙班勃极烈的病情。
经过道士、和尚、萨满等人虔诚祈祷和精心治疗,据说这位继承人的病情已经有了不少好转,比如说虽然自己还站不住,但在两旁侍从搀扶下腿脚能轻微挪动了。
作为皇太弟,身体有了这样的好转,实在可喜可贺,西朝廷的人听说了就使劲夸夸。
夸完又很乐观地说,“谙班勃极烈到底还年轻,身体底子好,待大皇帝千秋百岁后,说不准已经痊愈了!”
这话叫宗室们一听,看看皇帝的白胡子,再想想谙班勃极烈的孙子都已经娶亲了,嗯……
有些流言就说,谙班勃极烈这样,不如别占着这位置,直接叫太祖的儿子完颜宗干上位得了。
叫大皇帝的长子完颜宗磐听了,就很不高兴,发动了几个汉人和辽人的老学究,写了点阴阳怪气的文章,说要么兄终弟及,要么父死子继,要是叔叔死了,叫侄子继承皇位的例子一开,从此咱们大金的传续可要乱套了哇。
消息传回大宋,大家基本确定今年完颜粘罕和完颜吴乞买就忙这点事了,那河北河东的百姓就可以不用抢割麦子,而是能好好地坐在田边,等粮食成熟。
长公主也不需
道谁敢进言了。”
吴相公勃然大怒:“你们若是拿这事去唬李伯纪,再登门可是连茶都没有了!”
“李相公不出头,谁还敢出头呢?”
吴相公就很牙疼,可也不能说这群人吃饱了没事。
皇帝的子嗣问题,本来就是很严肃的,那要是长公主持续不再婚不找男人,的确也要变成一个问题。
李纲的确是有胆子进谏的,但吴敏不敢让他进谏,其余人与长公主又并不亲厚,不敢随便发言。
张叔夜是既受长公主器重,又有胆识谋略的。
吴敏说:“要不你们去问问张叔夜吧。”
张叔夜美滋滋地吃了一只鸡,是(托名)吴敏带来的。
吴敏说,张叔夜是个君子——什么苦活累活,张叔夜都能干得明明白白的,只要是国家大事,他是不会推诿的,长公主也敬重他的品行,你们何不找他去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