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2 章 · 第八十九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西夏也有弩,而且不输神臂弩,至于大宋的灵应强弓,那毕竟是弓,弓是不可能人人都拉得开,射得

可再往下查,勉强能查到是太原府的山里有个“道场”,那根本就是一处都作院,京城里却没动静,女真人花了钱,小心从军器监的文吏那里偷资料,可偷不到这个都作院的资料。

按照那个小吏的话说,安国长公主就这么矛盾,一边说点温良恭俭让的话,像是事事都对朝廷容忍低头,一边总是绕开原有的机构,自己安排亲信人手,单独制造出新的部门直接管辖。

完颜宗弼找了货郎去试,货郎进不去山里;完颜宗弼又找了勾连的豪客花钱去刺探,就快要进到山里时,那豪客被拦了;完颜宗弼又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了麟州运煤的小官吏,可那小官吏将煤和木头运进山中,却不能随意走动。

他只有一鳞半爪的资料,可还是拼凑出了差不多的全貌。

那山里的作坊大着,每天都烟熏火燎的,匠人们上班时是一点也不得自由的。

长公主自己写了安全生产规范,王穿云一丝不苟地执行,并且还会继续往上加,要是铁匠们听不懂,记不住,就从工作岗位上撤下来,先学习安全规范,学明白了再继续回去干活。

如果没有这些繁琐的规矩,光是焦窑就能闷倒一群工匠——这也是完颜宗弼尝试并且遭遇的困境。

他时刻注意着南朝的动向,既然运煤了,那就证明煤炭有比木炭更好的用途,他也得试一试。大金的土地上尤其有浅表煤矿,想开采并不麻烦。他将铁矿石直接运到矿场去,让工匠们试一试,工匠一试,就中毒了,再一试,光天化日,用汉人早就懂得的烧煤方法慢慢打铁,倒是没再出现中毒事件,可也没有显著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

完颜宗弼就每天每夜都在琢磨,这煤炭一定有个更好的用途,可到底该怎么用?匠人珍稀,怎么赵鹿鸣就有那么多不要钱不怕死的工匠使用?

现在大金各地有农民起义,辽东府大旱收不上粮,完颜粘罕要打仗——打仗可以,但是军械问题还没解决啊!

怎么这些被长公主虐待至死的工匠都不反抗呢?

工匠们自然想不到金国小王子有这样的猜测。

他们也有安全事故,比如说长公主企图做一个原始的高炉,可炉膛要用什么材料?比例怎么调配的?长公主往山谷里运了不少材料,高岭土石英砂陶器还有一些根本没用,只是当障眼法的东西,可匠人们还是给炉膛烧毁一次又一次。

这些匠人们都说:“殿下这是异想天开吧?”

好在殿下有信心,王穿云也能撑得住,艮岳来的书文质问,她就详细将每一次实验失败都记下来,可不送回去。

她写到,就连这些失败的经历也是宝贵的,不能叫外人得了去,反正殿下交给臣的东西,臣都记在心里。

完颜宗弼知道急不得,可也不能放任这个“道场”无休无止地成长下去。

那就得想点别的办法。

比如说他将宋人的弩矢送给李乾顺,李乾顺是不会害怕的。

他也立刻打起了这座“道场”的主意。

〓作者有话说〓

在外旅游中,更新有点草,多担待,回去可能修修。

第683章·第九十章xhwx6\.c\om(xh/wx/6.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