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郭家稚子(四)(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太白星白昼出现,因为有人仰观,就被处以腰斩。有一百姓因酒醉与一军士发生冲突,也被诬以妖言惑众而斩首。

至于断舌、决口、抽筋、折足等酷刑,几乎每日不断。

王章任三司使负责理财,惟知暴敛,致使百姓因此而破产者比比皆是。

旧制,两税征粮时,每一斛加收二升,称之为“鼠雀耗”,而王章命令加收二斗,相当于以往的十倍;旧制,官库出纳钱物,每贯只给八百文,百姓交税也是如此,每百文只交八十文,称之为“短陌钱”,而王章规定官库给钱每百文只给七十七文,但百姓交税每百文仍交八十文。

后汉还规定私贩盐、矾、酒曲者,不论数量多少,统统处以死罪。

中央大员如此,上行下效,地方官员更加残暴。青州节度使刘铢执法残酷,行刑时,双杖齐下,谓之“合欢杖”;他还根据犯人年龄的大小决定杖数,而不问罪之轻重,谓之“随年杖”。

卫州刺史叶仁鲁捕盗时,往往将普通平民当成盗贼杀戮,或挑断脚筋,抛弃山谷,致使这些人“宛转号呼,累日而死”。

西京留守王守恩为了聚敛钱财,胡乱收税,税目之多,包括上厕所,上街行乞,都要交税,甚至连死人的灵柩,如不交钱,也不准出城埋葬,有时还放纵部下,强抢或偷盗人家钱财。

因此后汉的统治是五代十国中最残暴的,百姓极度困苦,以致卖儿贴妇都不能度日。

刘知远只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

隐帝年幼,朝政被勋旧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所把持,武夫掌权歧视文臣,遭致内部矛盾不断。

这些武夫悍将,个个专横跋扈,议论朝政时,吵吵嚷嚷,大呼小叫,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使隐帝难于忍受。

这些人只知舞枪弄刀,却根本不懂安邦定国的道理,有时争吵起来,甚至拔刀动剑,几乎闹出人命。

各种跋扈行为使汉隐帝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和亲信商议,伏兵殿门,趁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上朝之时,一举将他们杀死,尽灭其族。

又派人刺杀镇守邺都的郭威,郭威闻讯遂举兵反抗,率领大军杀奔汴梁,击败了后汉禁军。汉隐帝落荒而逃,途中被杀。

郭威进入汴州后请太后临朝称制,并决定迎立刘知远之侄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

就在刘赟动身前往汴梁时郭威指使人假报契丹入寇,自己率大军出京迎敌,行至中途,兵士哗变,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拥

() 立郭威为帝,然后转回汴梁。

刘赟行至宋州时郭威已抢先一步进入汴梁,逼迫太后下诏封自己为“监国”,总揽朝政大权,并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了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在当地。

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年号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

后汉从建立到灭亡仅三年,历二帝,是五代十国里最短命的政权。

这段历史郭浩十分了解,契丹入侵,后汉残暴,就算郭浩侥幸度过了这两关,后面老赵进去开封时,貌似也纵兵劫掠了两天。

想到这里,郭浩瞬间觉得开封很不安全,和五代比起来,十国可就好的多。

中原政权更迭,十国却没什么大的动荡,甚至江南的几个国家还在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南唐、吴越、闽国等。

老赵建立大宋后,才开始统一天下,分别收复了十国,这也是五代和十国并立的原因,其实十国存在的时间要比五代长一点。

江南是个好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实在不行就往沿海城市跑,然后偷偷造一条大船,出海躲避战乱,等天下太平再回来。

此时郭浩并没有什么心思争霸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唯独皇帝是最不好当的,尤其是开国皇帝,根本不是人干的。

作为开国皇帝,承受的东西太多了,而且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一旦踏上就回不来了。

所以郭浩根本不想什么争霸天下,他只想当个富家翁,然后在文坛上混点名气,也可以一定程度保护自己,没必要亲自去当官。

郭浩本来就是历史专家,对于这方面还是很有自信的,如果真的回不去了,在大宋活一世貌似也不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