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采石大捷(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虞允文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且患有疾病,七年未曾调任。公元1154年(绍兴二十三年)虞允文进士及第,获委任为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时秦桧当权,允文等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秦桧死后,终于获得中书舍人赵逵推荐,就任秘书丞,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三十年十月,虞允文借职工部尚书出使金国。他与馆伴宾射一发中的,金人十分惊异。在金国虞允文看见金人正在大规模运输粮草、打造战船,虞允文回朝后奏报朝廷,并请求加强淮、海沿线的边备。

绍兴三十一年,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十一月,完颜亮领大军逼近采石。淮西主帅王权获罪免职,由大将李显忠接任,虞允文被派往采石犒师。虞允文见宋军萎靡不振,形势危急,于是亲自督师。他向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道:“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我军控制着大江,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死里求生呢?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报效国家呢?”这番演说大大振奋了军心。他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的军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着名的“采石大捷”。

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这时完颜亮之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在东京称帝,完颜亮大怒,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退屯三十里后遣使议和。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隆兴二年(1164年),金国又挑起战事,汤思退获罪贬谪,孝宗遂召虞允文入朝,拜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太上皇赵构御书《圣主得贤臣颂》赐给虞允文,孝宗亲自题跋;陛辞时孝宗又将自己穿过的两只鞋子和一套甲胃赐给他。

自乾道三年庄文太子赵愭早逝后,孝宗不再立太子。虞允文屡次上疏恳请立储,至乾道七年正月,孝宗遂立第三子恭王赵惇为太子,外放皇子赵恺为两镇节度使。

虞允文为左丞相时,遭到御史萧之敏的弹劾,上章待罪。宋孝宗前往德寿宫时,太上皇说:“虞允文在采石立功时,萧之敏在何处?不要听任虞允文去职。”孝宗于是将萧之敏外调地方,虞允文却认为萧之敏为人端庄正直,请孝宗召他回朝。

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十八日(7月18日),虞允文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孝宗闻讯为之辍朝,追赠少师。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南宋着名词人,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壁,其词作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词代表人物之一。

北宋末年,国破家亡,张氏家族因不堪金人凌辱,举家南迁,因家道中落,孝祥生于僧门之中,奋起于寂寞荒凉之乡。这个少年郎非同凡人,自幼天资聪颖,被视为神童,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千言。十六岁通过乡试,二十二岁拔省试之冠,二十三岁中状元,三级跳,一时天下无双。据说廷试状元及第,为高宗特选。因秦桧把持朝政,本来内定其孙子秦埙为状元,因高宗干预而易人。

仅有才华是远远不够的,宋朝的文人士大夫都有诗名,往来皆鸿儒,没有两把刷子在当时的朝廷是混不下的,即使秦桧也不例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