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们更是说不上话,和赵昭云都少有亲近的时候。
老王妃到底忍不住笑起来:“油嘴滑舌!你吃了苦头,知道好好说话了,往后可不能这么鲁莽了。眼看着天黑了,也不见你来,晚饭都没吃吧?一点都不省心!咱们家虽然不惹事,但也不能平白受欺负。张家那边赔礼送来了,完了都抬你院子里去吧。”
这老王妃性情十分和气,办事也妥当。
她只生了赵宗荣这一个长子,也是如今王府的当家人,另外生了三个女儿,嫁的都好。
这和她和乐安居的性格有关,老王爷住在东面的院子里,两人不常见面。
老王妃虽然训斥,但原主性格其实一点不懦弱,甚至十分好武,性格也有几分粗放,因为生来富贵,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在外对朋友又大方,有点人傻有钱的意思。
上首的老王妃教训完,下首的穿蓝色的贵妇人说:“你伯父这些日子一直担心你,你和云姐儿可不能由着性子胡来。至于张家的事情自有我们处。今天张家女眷来,因为怕事情闹大,特意给云姐儿过来送礼,至于传闻的婚事,你祖母肯定没答应。”
邹氏一身华美,年纪并不大,但十分有威严,王府当家的女主人,赵宗荣的继室。
他应答;“谢伯母教诲,我记下了。早上收到舅舅的信,说是舅母也梦见母亲了,问能不能过两日接二姐去家里住两日。”
赵昭云的婚事,府里确实很谨慎。因为两人的父亲赵宗直是王爷的第三子,当初带着妻子去了北方上任,遇上北方胡人叛乱,赵宗直组织民防守城,最后殉国,夫妻双双没了。他是宗室子弟,官家的同出一支的堂弟,官家十分动容,特意封荫赵诚,所以府中目前有两个爵位一个是老王爷,一个是赵诚。
赵昭云也肯定是不能定给张家,大宗正晋王那里都过不去。
邹氏见他提起舅舅家,知道他担心赵昭云的婚事被轻易许出去,就笑着说:“我知道了。只管让人来接。”
旁边的玫红色衣服的妇人见赵诚今日十分好说话,也不再计较张家的事情,就插嘴说:“你年纪小不懂事,可不能耽搁了昭云的婚事,虽说跋扈了几分,但张家那是张相公的孙儿,再高不过的门楣了,和你的爵位也是门当户对的。等你姐姐成婚了,再让你祖父替你寻个好差事,和你爹爹一样,能为咱们王府争脸。”
这话说得十分刺耳。明知道他父亲殉职身死。
说话的是老爷二儿子的夫人刘氏。
邹氏看了眼刘氏,她虽是继室,年纪比刘氏小,但刘氏也要称她一声大嫂的。
邹氏出身名门,品行端正做事很有章法,府中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池。
老王爷就三个儿子,老三夫妇还都没了,三房就剩两个孩子,大房当家自然是要护好。
瞧瞧女人们这些个嘴,软刀子乱飞。
他听得实在汗颜。
他一个大男人不好和女眷们说什么,后宅的事情扯不清的。
邹氏仿佛没有听到刘氏说什么,继续和赵诚嘱咐:“这些不着急,云姐儿和你的婚事已经耽搁了,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结亲最重要的门风还是要认真挑一挑的。”
众所周知那张尧的名声实在不堪。
他笑笑;“那就谢伯母了。”
要是王府鼎盛,其实邹氏真能给这位侄女挑一门好亲事,但事情就坏在老端王那里。因为几次言论过激,被陛下申斥,让原本就已经没落的端王府更加雪上加霜。
老王爷本就是旁枝过继给先帝的堂叔延续香火的,和陛下本就隔得远了,竟然几次出言斥责陛下,就彻底没差事了,在宗室中更没什么威信。连累赵宗荣这个世子,任五品户部郎中,说实话,挺惨的。
老王妃听着她们说话,也不出声,见儿媳妇把话说完了,也就顺着说:“你祖父还在东院,你左右可不能像上次那么胡闹了,张家的事情家里自会处,用不着你出面。去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