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清宫内。

当宋婉昭和宋时晏赶到时,皇帝驾崩的消息已传开,陆续有人赶来。他们到时,淑妃和惠妃等几位宫妃已经到了,跪倒在周明帝的病榻前,拿着手帕哭泣着,但实际上,乾清宫屋檐下的人心思各异,各怀鬼胎。

一想到这,宋婉昭感到有些悲哀,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皇帝,临终前真正关心他的人寥寥无几,颇有一份人走茶凉的感觉。

现在,最令人揪心的消息莫过于皇帝的遗诏,上面究竟立谁为新皇。

***

宫外,肃国公府上。

赵承鸣得知周明帝去世后,立刻集结人马带上肃国公府的侍卫和安插在宫内的人,以及城外十里驻扎的一万赵家军,打算强攻。这个时候皇帝刚去世,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守卫放松警惕,此时正是逼宫的好时机。

***

宫内,正在给周明帝哭丧的人突然收到赵家军逼宫的消息,顿时一片哗然,慌张不已。

宋时晏见状,向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小顺子明了,立马出去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

众所周知,原先肃国公带领的赵家军最是忠心耿耿,周明帝甚至把最宠爱的嫡公主许配给肃国公世子,怎么可能会干出谋反此等株连九族的事情,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更有甚者开始打量起宋婉昭。

别人不知道赵家军为何会谋反,但是宋婉昭心中却是一清二楚,注意到别人上下打量自己的目光,她感到不舒服。

身旁的宋时晏注意到她的举动,往宋婉昭身边靠了靠,挡住别人一探究竟的目光。

宋婉昭见此,对宋时晏投之一笑,算是对他的谢意。

自打宋时晏回城以来,这是宋婉昭少有的对自己友好的一面,刚刚两人独处时,还在揶揄自己,心情舒畅了许多。

皇帝刚刚驾崩,就有人要逼宫谋反,真是多事之秋,众人低下头,不知在思索什么。

跪着的四皇子宋时盛生母惠妃娘娘此刻有些耐不住性子,她仗着母家和子嗣护身,行为嚣张跋扈,看到周明帝身边的李公公,开口道,“李公公现如今皇帝已逝,宫外又有逼宫谋反的,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的遗诏还不拿出来更待何时?”

“这……”李公公有些犹豫,毕竟陛下临终前,特意交代过,这遗诏要等他下葬那天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可惠妃说得有理,宫中现在一个能拿主意的都没有,罢了,事急从权,这才去取周明帝的遗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