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中学的高一年级一直没有划分过班级层次,不过曾经,高二高三有“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分别,但几年前,新校长曾允行上任后,这种划分方式便被取消了。
曾允行说,都是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要分“重点”和“普通”?他很反感这种把人硬生生劈成不同档次的方法,尽管,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给人贴标签的手段,但他还是希望,他管理的学校里可以不要给人分层。
不过客观上,不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需求仍有不同,曾允行采用的方法是分“快速班”和“均速班”。“快速班”的教学方法是高速大量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包括一些相对生僻的知识,“均速班”的教学方法是细致反复地给学生讲授考试重点。曾允行认为这不算“分层”,因为对两种学习方法的偏好与学习成绩并没有必然联系。而这两种班级的分配方法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志愿,每个学期都可以更换一次班级。
曾允行的本意很好,可惜实际执行起来时,并没有让分班结果出现很大变化。很多人依然认为所谓的“快速班”就是以前的重点班换了个名字,暗中会有更多资源,所以但凡觉得自己够格的,都填了快速班,甚至还多出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同时,还有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学习成绩好绝对等于适应被“高速大量地灌输知识”,所以,最后的结局大体还是考试排名靠前的去“快速班”,其余的去“均速班”。
填志愿时,季沨填了均速班,苏芷和祝遇填了快速班,最终三人都得偿所愿。幸运的是,苏芷和祝遇被分到一个班级,这是继初中二年级之后她们的又一次同班。
而她们的班主任,正是暑假里见到的以往都教高三的特级教师,李洪明。至于他为何今年要特意来教高二呢?没有明确的原因,大家只知道他的儿子李承师今年正好高二,并且很巧妙地被分到了李洪明自己班上,更巧妙的是,不仅是李洪明,班上的别的老师也通通都是从高三下放来的。
不过班级学生名单上没有赵晓婷,她的父母努力地低声下气,却还是没能给她讨一张进“特级教师”班级的门票。
在高二开学的第一天,苏芷和祝遇来得很早,教室的座位有六排八列,她们一起坐在第二排中间连着的两个位置上。
苏芷擦干净桌子,摆好文具,非常开心:“我们是不是又可以做同桌啦?”
“太好啦!”祝遇也和她击掌,两人的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已经开始畅想高二“互帮互助”的浪漫生活了。
美梦在李洪明进入教室之后戛然而止。
李洪明今天穿着和往日一样的polo衫,头上的“窝棚”梳理得也很用心。但他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不是说同学们好,而是打开投影仪和展台,拿出一张纸放在展台镜头下。
幕布上显示出一张座位表,被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框划分开来。红框里是三四五六列的第一排到第三排,一共十二个座位,黄框里是一二六八列的第一排到第四排、和三四五六列的第四排,一共二十个座位,绿框里是五排和六排的座位,一共十六个位置。
李洪明拿出一张名单,声音洪亮,不由分说:“按我报的顺序,去教室门口排队。”
他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报起来,学生们一个个站到门口。门外的队伍被分为三列,第一列十二个人,第二列二十个人,第三列十六个人。第一列的队首是李承师,末尾是祝遇,苏芷在第二列第二个。
苏芷忽然想起,祝遇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好像比她稍微高一两分,难道……?
李洪明说:“我这个人一向讲究民主,座位从不强迫,全凭自愿。但优秀的人,就是该享有优先权,去年期末名次更高的同学先选。”
原来他们现在正在门口,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排队。
李洪明又命令:“第一列只能选红框内的,第二列只能选黄框内的,第三列只能选绿框内的。”
很显然,座位表上的红框里是一等座,黄框里是二等座,绿框里是三等座。诡异的是,这个民主的老师,“优先权”还带着强制性,排在前面的人想选边边角角的座位还没机会。
等苏芷进去选座位时,第一列的学生已经选完了。李承师坐在讲台底下,高大的身形被周围一圈普通身高的人围着,像黄土堆里一座屹立的碉堡。
而第一列末尾的祝遇只能坐在第六列第四排,“头等舱”的舷尾角落。苏芷挑了祝遇正后的一个座位,虽然离得还是很近,但从她开始,就是二等座了。
苏芷拿起原来放在第二排中间的文具,去了她该去的地方。
心情还挺复杂,但又不敢流露出来。
她们的座位档次不一样了,祝遇坐的是一等座,她坐的是二等座,尽管她们只差两分。
李洪明还说这种分座位的方式会一直延续下次,每次月考轮换一次。
等座位尘埃落定,按照一般的流程,班主任要在讲台上进行一番开班典礼,灌灌鸡汤打打鸡血,李洪明也不例外。
李洪明开始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发表班主任演讲:“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不是幻想!不是空想!是心里的一口气!是烧在你们骨子里的!那团火!是你们给将来的自己的一个承诺!”
……
不似刚刚命令的语气,李洪明演讲的时候又是换了一个姿态,吐字乒乒乓乓非常用力,有种拖拉机犁地的感觉,好一会儿,李洪明才终于说到了头,然后拿了一堆同样分红色黄色绿色的纸片,发给对应座位的学生,又恢复了命令的语气:“现在在纸上写下你们的理想大学。”
苏芷并没有什么特别理想的大学,她想了想,写下了鲸陵大学,纯粹是觉得离家近,又相对比较“务实”。
鲸陵大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学校,虽然也属于排名第三的那十几所大学之一,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身在鲸陵或者鲸陵周边城市的学生,会有一种奇异的错觉,就是这个学校挺好考的,可能是因为生活中好多身份乍一看平平无奇的人,一问居然都是鲸陵大学毕业的。(不过最后并没有那么多人能考上)
苏芷敲了敲前座的祝遇,好奇祝遇的梦想是啥,祝遇也写的鲸陵大学,苏芷再看了一下前后左右,都写的鲸陵大学,大家都是务实的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