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第132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了自己的喜好,司徒铭晖腰挺的更直了:“对,我喜欢画画,我喜欢把我看到的东西画出来,每次看到成品,心情都很愉悦,对了,我听说你喜欢诗书,你平日里常看的什么书?”

林黛玉:“我看的比较杂,家中藏书有什么感兴趣的,我便拿来读。”

司徒铭晖听了更高兴了:“我也喜欢看各种杂书,尤其是山川游记,我以后出宫建府了,一定要把京城的山山水水都走一遍,也画一遍,到时候……我们一起?”

林黛玉嘴角上扬,微微垂着头低声应了:“那你可要记住你今日说的话。”

司徒铭晖:“忘不了……”

他们的对话在背后远远看着的人是听不清的,只能通过他们的动作神态来猜测他们说了什么,崔易岭看了一眼两人站的距离,很好,靠近了一些,但没有过界,两人还是有分寸的,看他们脸上的表情,谈的应该愉快,今天的目的就完成了。邱氏看着,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他们夫妻两个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那时候也是家中的长辈给他们创造了机会,她现在还记得那时候她的心跳的有多么剧烈,现在一眨眼,她嫁过来儿子都三岁了,想起当初,嘴角仍旧不由含笑,看着黛玉脸红的样子,再看看十四舅上心的样子,看来这一对以后也能圆满。

那样也不枉费他们在背后出力了。

崔易峰看了看天色,“大哥,是不是差不多了?”给他们一点时间,但也不能给太多。

崔易岭点了点头,刻意加重了脚步,率先迈开步子走了出去,同时睁着眼睛说瞎话,“我有段时间没来园子里逛了,这边的布局是变了吧?我看着有些眼生,刚刚还走错了路。”

听到后边的动静,前面两人立刻停止说话,原本靠近了一点的距离立刻扩大了,两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目视前方,脸上的表情都很认真,要不是他们的表情修为还不到家,还真以为两人到这边来看景色看得入神了呢。

崔易岭一本正经:“我们去那边喂鱼吧,这里的锦鲤长得很喜庆,安哥儿他们每回来基本都要来这里喂它们。”本来它们的身形还算苗条适中,但在小孩不知道节制的投喂下,这群鱼一天比一天显得有福气。

司徒铭晖和林黛玉又跟上了大部队,一起去喂鱼,然后又赏了一阵子花,这才又跟着大部队回了原先设宴的地方。

在离开的时候,司徒铭晖收到了他四姐递来的一个匣子,里面是一个蓝色的荷包和两条络子,她笑道:“你看看这手艺,不错吧?”

司徒铭晖立刻把自己腰间的荷包解了下来,小心翼翼的换上新的,嘴角根本压不下去:“当然是好的。”

另一头,贾敏也给了林黛玉一个匣子,匣子里是一支玉钗。

她笑眯了眼:“这支钗是他母妃当初从娘家带进宫的,本来是一对,后来分别给了她两个儿子,意义非凡,你要收好。”

第134章 问这么多作甚?

司徒铭晖从燕奚长公主府回宫以后, 他同胞兄长司徒铭希已经在院里一边喝茶一边等他了,看到他满面春风的样子,就知道他今日出行有个好结果, 司徒铭希没忍住乐了,打趣道:“见到人了吗?我那未来弟妹是个什么样的人?让你笑的这么开心。”

司徒铭晖干咳了两声,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你问这么多作甚?”

司徒铭希挑起了眉毛:“我说你变脸也太快了吧,昨晚还追问我和你十二嫂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今日就说我问这么多作甚?”

司徒铭晖有些不好意思的扭过头去,不看他哥:“我那是没有经验,你不也什么都没说吗,就说见了一面, 问了好, 就没了。”

司徒铭希:“我也没说假话骗你, 看你这样子, 今日不只是问了好, 跟我说说, 你们说什么了?”

司徒铭晖当然是不好意思说的:“没说什么,夸了几句景色。”

司徒铭希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然后笑出了声:“这时候真该在你面前放一面镜子, 让你看看你说这话有多假。”那表情他都没法看了, 不过这也引起了他的好奇:“看来四姐说的是真的,她像是从天上下凡的仙女?”

司徒铭晖没吭声, 司徒铭希就知道答案了, 他及时收住, 不再继续问下去, 再问就过界了。

他轻轻拍了拍胞弟的肩膀:“妻者, 齐也, 你们能举案齐眉,哥哥替你们高兴。”

司徒铭晖终于正眼看他了:“你和十二嫂闹性子了?”

司徒铭希一噎:“你就不能盼我点好?”

他是哥哥,又已经娶妻,嘱咐几句未娶妻的弟弟几句怎么了?

这边兄弟两个还在说话,那头已经有宫女过来了,那是李嫔宫里的人,司徒铭希因为面向的方位先看到了她,站起身:“好了,我不打趣你了,娘娘着急了,你好好和娘娘说说。”

司徒铭晖:“哥,你不去?”

司徒铭希:“我前几日刚去给娘娘请安。”

他已经娶妻,去后宫去的太勤也不好。

司徒铭晖就起身跟着宫女去了后宫。

在他刚离开不久,司徒铭希就看到隔壁院子的十三弟司徒铭昼从屋里走出来。

“十二哥。”

“十三弟这是要出门?”

司徒铭昼:“不是,想去和侄儿探讨功课。”

司徒铭希笑了笑:“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他在原地站了站,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

他们这一波未出宫建府的皇叔和六哥生的皇子满了五岁后都会从母妃宫里挪出来,住在这一片的皇子所,院子是紧挨着的,不过是分了东西两边,东边住的是他们这些皇叔,西边住的是侄儿们,他这个十三弟对他们这些年龄相近的兄弟平平,却对西边年龄相近的侄儿们十分亲近,难怪他能娶到刘阁老家的孙女了。

想到这里,司徒铭希脸上有着笑意,这一次指婚,三个弟弟中,十三弟得了面子,十五弟得了里子,只有自己亲弟弟面子里子都得了。

父皇生的儿子太多了,正经序齿到了十六,这还是那些没长到三岁的都没算排行的结果,年长的,除了犯忌讳早就不在了那些兄长,其他的兄长手中多多少少都有实权,他们一站稳跟脚,不会考虑把手中的权利分给下面还没长成的弟弟,尤其是父皇已经禅让了,六哥当了皇上,他要为自己的儿子收拢权利还来不及,怎么还会让权给弟弟?

所以他们这些排行后面的很吃亏。

虽然他们以后封王少不了,但他们大盛吸取前朝教训,是不会把他们分封到封地去的,他们只能在京城和直隶活动,无诏不得出,虽然分封的时候有爵位和一些财物,但他们的王位如果没有功劳和情分,就会逐代递减,财物也要自己会经营,早就有宗室不善经营开始当祖上的东西过日子了,时不时就要跟皇家打秋风,皇家还不能不管,让他们太有失体面。

但这也是因为他们上几代皇家人口不算多,但到如今,皇家人口上涨的厉害,再过一些年,未必还能照顾的这么周全。

司徒铭希不担心自己的儿子,他嫡长子一个郡王是少不了的,其他儿子就要看情况和恩典了,等到他重孙子那辈,他觉得有人可能要成为普通宗室,只是个白身了。

不过他也管不了那么多,顶多管到孙子那辈,他自己本事也有限,不犯错,不给皇上削减爵位的理由就对得起他们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