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能把村长家的债还上了,还有本钱做个小生意,以他如今的处境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多谢刘先生体恤,我这就给您扛到后厨去。”李大成道了谢,主动帮着把山羊扛到院里。
后院不大,墙角有些竹笼,笼子里养着十来只兔子,旁边还块地用篱笆圈了起来,里头还有只小鹿,他依言将黑山羊也放了进去。
“我看您这儿还有只小鹿,这鞣制皮子的方法,乡下人也会一点儿,如果您需要的话您尽管招呼。”
刘春生见眼前人被压了价,脸上还带着笑,语态也和善下来,将准备好的银子递给他。十八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沉甸甸。见他面上并无大喜之色,心里又对这个年轻汉子又高看了一眼,忍不住好奇道:“我看你不像是猎户,怎会做这等冒险的营生?”
“不瞒您说,我现下处境艰难,温饱都难决绝,进山打猎也是无奈之举。”李大成拱了拱手,如实相告。他这一身衣裳比街上的乞丐,也强不了多少,就算想隐瞒,旁人也难信。
刘春山听他谈吐,不像普通的庄户人,想起了掌柜的吩咐,要寻个庄子上记账的,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你可识得字?要是识得字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份差事,大富大贵虽说不能,温饱却是足以。”
李大成自是认字的,上学时成绩还很好,虽说这里的字都是繁体,有的还有些变化,倒是不妨碍辨认。但他幼时家贫,并没有学过毛笔字,提笔写字确实费劲。
况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因此躬身一礼,道:“多谢先生厚爱,只是家中还有些许琐事,没有料理清楚,辜负先生美意了。”
刘春山看他拒绝的干脆,倒也不恼,反倒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意思,换了别人能在镇上谋个体面的差事,那可是求之不得的美事,眼前人却连想不想就一口回绝了。
李大成如今没这么多心思,拿到了银子,他便想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营生可以做,道了谢又寒暄了两句,便离开福宝楼。
出门时,同伙计打听过镇上的情况,清河镇临水,北边有个码头,虽不算大,但来往的船只、行人却不少。
码头边上有不少商贩,在卖吃食儿,多是些方便填饱肚子的包子、馒头一类,价钱便宜又方便携带。
西边倒是有个集市,隔一日一开,那里卖的东西更全些,吃的用的都有。村子里许多人家也会把自己家种的菜,或是山上采的草药拿来卖,只需要三文钱的摊位费,便可以摆上一天。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