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允为人处事周到,心思又软,从小听话,他可以握在手心。
忙叫来儿子,父子秉烛长谈,又送绫罗绸缎给儿媳,聊以安慰,徐梦欢哭笑不得,也不知公公是何用意。
唯有晏书予心里清楚,不过是为权力无边,对父亲来讲比一切都重要。
果然才过完小年,徐阁老那边传来信,让晏书允带女儿回京都同住。
晏家不敢怠慢,大包小包准备妥当,送夫妻二人上路。
徐砚尘死了,清芷心里爽快,捧着刚蒸透的芋头糕歪在廊下,看阳光下一串串冰柱子闪着光,吩咐满春儿掰下来,叮当当扔到院里逗猫玩。
她现在越来越相信善恶终有报,当时徐砚尘也是高不可攀,一根汗毛都动不了,三番四次还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别看阁老现在风光无限,总有一天会被正法。
而她也一样吧,迟早要面对与六爷之间的家族仇恨,嘴里嚼着芋头糕,绵软甜密化在舌尖,却成苦涩。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如把眼下的事办好,先把成绮怀孕的事告诉老太太,保住那丫头要紧。
老太太知道后自然高兴,晏家自她之后,孩子一个个不听话,要么不成婚,要么子孙运薄,左右只有书允与瑞哥,立即赏了金银珠宝,又嘱咐小厨熬安胎粥送去。
“叫她不要乱跑,大冬天摔坏使不得,三爷也不用到我身边应酬。”
三太太脸色立刻变了,这是要让自己孤孤单单过节,成绮怀孕,肯定六房捣鬼,不就是个孩子,有什么了不起!难道她的瑞哥还不比过一个丫头生的金贵。
回屋便要与三老爷大吵一架,只是人家听老太太吩咐,早就一溜烟不见人,有怒没处发,把屋里砸个稀烂,又传到老太太耳里,埋怨她不懂事,是个妒妇。
妒妇!三太太不由冷笑,凭男子在外搞花头,养小戏子,自己的陪房丫头看上一个又一个,她竟成无理取闹,自己一直小心维护与老太太的关系又如何,人家乃亲生儿子,千古以来,谁见过婆婆与儿媳妇心连心。
三太太越性收拾东西回娘家,可惜那边也是一团乱,两位兄长怕徐家案子没完,牵连到自己,看见亲妹妹气哄哄回来,想拒之门外,又让别人看着笑话,勉为其难弄出个小院给她住,态度不冷不淡,三太太搂着瑞哥哭,偏气性又大,一味地要死要活。
瑞哥年纪小却懂事,掏汉巾子给母亲擦泪,“娘不必伤心,等儿子长大,绝不让娘受委屈。”
三太太看着儿子稚嫩的脸,泪水模糊,说来说去,男人不可靠,亲人也指望不上,孩子却是自己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有瑞哥在,就还有指望。
第55章 烟丝醉软荼靡外 “不过见色起意。”……
大过节到处乱哄哄, 晏家却冷清下来,三房算是彻底没人,二太太又到娘家奔丧, 四爷临时有公务离开,五爷刚入钦天监, 不便回来, 书允两口才上京,只剩大房与六房。
直到元宵前夜,诸灯争辉,珠宝乾坤, 仿若琉璃世界, 管家俞大早早请花匠扎烟火, 大厅与卷棚全都挂上,才又有了一丝喜气。
当日天空洋洋洒洒下着雪,到晚上又适时放晴, 仿佛专门供人出去瞧花灯似的, 华彩映雪,玉壶光转。
采芙与怜生一众小丫头欢呼雀跃地等着, 清芷不好扫兴,先备轿去请大太太, 对方回说年纪大,懒得动, 她便自己带着一堆人去散百病,逛花市。
想与晏云深一起,又寻思金陵风俗只有这夜女子可以单独外出,想着他来了,下面的人玩不尽兴, 索性让满春儿去叫萱娘,谁知那位也出不来,回说家里有客。
有客,清芷坐在轿子里晃悠,暗忖能是谁,柳翊礼吧。
花月巷,小院里正在忙碌,鸡鸭鱼肉端上桌,萱娘瞧着油腻,亲自下厨做菜。
柳婆子在一边啧啧赞叹,“哦哟,姑娘竟有这种手艺,出去开馆子也能赚大钱。”
萱娘不语,做饭是以前在郭家学的,按理一个千金小姐根本无需下厨,还不是由于寄人篱下,手艺虽学到,也充满苦涩。
平时断然不会动,可今日不同,元宵节乃团圆之日,总有种强烈预感,对方会来。
当然他来或是走,从不提前知会,她也不问,那夜红着脸让人留下,不是也没成。
她摸不透他,不知该如何相处,只是战战兢兢做好本分吧。
柳翊礼今日来得早,天色刚暗,便听到马蹄声,柳婆子与莺歌有眼色地退下,只留萱娘到前面迎人。
他脱下大氅,瞧着一碟泡酥笑了,“定是你做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