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舞台也应景出了火攻特效,舞台两侧暗槽喷出松香粉,遇火即燃,刹那烈焰冲天,实则可控范围极小。

屠岸贾败退时,无实物表演衣袂沾水用舞蹈表演狼狈,魏倩没想到他们几个月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最后终局,孤儿一剑刺出,屠岸贾坠入血池,红绸翻滚如浪,鼓声戛然而止。

全场静默很久,演员一起谢幕时对这场景面面相觑,有的当场就流了泪,但观众们反应过来,继而爆发出震天喝彩。

汉子们起身跺脚叫好,差点掀翻条凳。雅座的文人击节赞叹,“这景!这火光!比《左传》原文更撼动人心!”

巨子盯着仍在滴水的舞台,终于叹服,“墨家机关,被如此用,还相得益彰。”

“巨子,文娱能让人开怀,在苦闷岁月里,得一份开怀有何不可呢?”

窗外,渭河月光洒下如碎银。而咸阳城的夜,才刚刚开始。

这年头没娱乐,所以剧院的自来水很多的,一时之间,诗赋跃于纸上,吹赞之词让看客争相涌来。

所有的视线都聚焦于咸阳,大剧院打响了第一战,有人请魏倩换个风雅的名字,被魏倩拒绝了,简单粗暴才是最好记的。

咸阳大剧院,把地名做什么的交待的多清楚,魏倩觉得挺好的。

韩信很喜欢这个演出,他仿佛回到少年热枕

时期,回长安的路上,拉着魏倩高兴的说着台上的剧情,魏倩笑着听着,还与他接一二话,他们说得很是高兴。

年轻人就是喜欢新事物,韩信就得开发战场以外的兴趣,不然他哪天造反别人都不知道缘由。

魏倩回府上与韩信告别,把披风取了,青黛在她坐下来就把发髻给她取了,平日里是不会这么繁琐的,一般是中分松松垮垮往后一绑就好了。

魏倩收到了沈寂的书信,她与陈适已在打马而来的路上了。蜀地巴地如今虽然好了一点,但对比其他地方,还是贫困交加的。很多官员是拒绝去那里的,一般都是被贬过去,不然那穷山僻壤,让刘邦去做王他都恨得第二年就造反了。

根本呆不了,而他俩居然在那十来年,还一点点治理得可以住人的样子,他们离开的时候,巴蜀百姓极为不舍,他们带来了安定,抹去了赤贫。

但他俩来了,朝上眼观鼻鼻观心,一脸当场告老还乡都不肯去的样子。所以只能派新人去巴蜀,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新人都是怪物,相信他们的实力。

第130章

晨雾未散时,一骑快马已踏过灞桥。

马背上的女子未着官袍,只一袭靛青劲装,腰间悬着青玉印,发髻高束,不饰珠翠,唯耳畔一对珍珠耳珰随马背起伏轻晃。她眉眼大气,三十余岁的年纪,眼角已有风霜细纹,却掩不住那股锐气——像是淬过火的剑,沉静而锋利。

长安城门刚开,守城士卒见来人手持大司农印信,慌忙行礼。她却未停,马蹄踏过大街,惊起一群早起的麻雀。

“那是谁?很是嚣张啊,”街边卖胡饼的小贩揉着眼睛问。

“蜀郡太守沈寂,”旁边的老儒生捋须,“墨家出身,魏相一手提拔的能吏。如今回京任大司农,掌天下钱粮。”

“听着有些厉害。”

“当然厉害了,她可是老巨子的关门弟子,最开始去魏相身边的人,去年春河洛分流,就是她给的图纸细节,卖你的饼吧,如今朝堂是神仙打架。”

沈寂并非生来就姓沈。

她本名阿丑,生于胶东渔村,七岁时海寇屠村,她被藏在腌菜缸里逃过一劫。流浪至曲阜时,因在雪地中默写出《墨子尚贤》篇,被墨家老巨子收为关门弟子。

是如今巨子的师妹。

她与陈适在那千名墨家弟子里,很是出类拔萃,被魏相直接拔完长史,那个时候一般她看到什么能耐的人,都会分享给萧何,毕竟当时的萧何是真的一人奶全军,忙着呢。

但这两人魏倩留在了相府,当了自己的亲信,他们也不嫌蜀地与巴地贫困,一去十余载,不抱怨一声,倒是功绩屡屡传来。

沈寂赴蜀第一年,就重绘李冰旧图续建,以墨家机关术改良鱼嘴分水堤,旱时引七分水入内江,涝时倒泄外江。

沈寂回长安先来了魏府,魏倩大早上看见她,蜀地风水养人,她除了眼角细纹暴露了年龄,其他与十年前别无二样。

“沈大人英姿不减当年。”

晨光透过树影斑驳地落在她脸上。她望着阶下风尘仆仆的沈寂,忽然笑出了声,“怎么,蜀地的太阳没把你晒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