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第171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第171章

黛黎点头,问白剑屏,“给君侯去信是必须的。白屯长,你有话想对他说否?”

白剑屏说有,“近来的一些情况,需要给君侯汇报。”

黛黎:“正好,我也有许多私房话要和他说。不如这样吧,你写完信后交给我,我将它与家书一同打包,省得信使不好拿。”

白剑屏心思打了个转。

信先交给主母,再一同给君侯?难不成主母不放心他,担忧他在信里向君侯说她的不是?

怎么可能嘛!

君侯已答应她去游山玩水,他为人臣下焉能抗命?他这份汇报绝对公正,只叙事,不会带任何或埋怨、或指责的感情色彩。

不过……

“行。”白剑屏应下,他心道既然主母想检阅,那就检阅吧。

黛黎满意地笑了。

白剑屏的书信写得很快,此事说完后的一个时辰,他就带着信件来找黛黎了。

桑皮纸只是简单折了折,连火漆都没用,他就这么拿过来,“主母,我的信件写好了,那就麻烦您到时顺手装上。”

黛黎说不麻烦。

等房门一关,她毫无心理负担地展开白剑屏的信。

秦邵宗是个不喜欢拖泥带水的性子,这种风格也体现在御下之上。他底下人的军事汇报或日常总结都写得相当简短,白剑屏这封信也不例外。

只有三行,说的是她欲改行水道之事,还在信上着重说明随她行水路的士卒很少,以及他们打算先雇佣一批镖师同走水道。

看完白剑屏的信后,黛黎拿出一叠桑皮纸,开始研墨写信。她没那么多话说,只得把字写大,怎么占地儿怎么来。

信纸用完,再折一折,就显得相当厚实了。

黛黎用火漆仔细封口,一封即将要寄去长安的信件就完成了。而她的手边,属于白剑屏的汇报仍静静地躺着。

它根本没有被装入信封中。

信件料理完毕,黛黎却不是立马唤人送信。既是有“许多私房话”,那当然还得往后压一压。

如今租借船只和雇佣武师才是要事。

*

当今日的金乌西坠,为大地涂上一层灿烂的暖橙色时,身形颀长的青年踏着夕阳归来。

黛黎在传舍一楼等候,见在外奔波了一日的儿子回来,取盏倒茶给他,“州州今日辛苦了,喝口茶歇歇。武师雇到了吗?

“这个县唯有一个镖局,局内共有七个镖师,他们都愿意随我们走一趟。”秦宴州渴得厉害,话毕便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白剑屏也在旁边,“只有七个啊?七个人不顶什么事儿,最好寻个三十……不对,太多也不成,万一被反客为主就糟糕了。”

大燕的江山这些年被贪官蠹虫嚯嚯得厉害,许多人丢了田地活不下去,只能落草为寇。来钱快以后,杀人如麻,逐渐成为他们所谓的“正道”。

这些零散的小贼许多都不成

今日天朗气清,初秋的午后日光笼着停于津口旁的两层楼船,纱一般的亮色落在每个人身上,又铺在河道里,在涟漪四起的水面上映出一片亮莹莹。

黛黎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道,对白剑屏低声道:“白屯长,我曾听闻有些水匪会伪装成货郎,趁着船客掉以轻心时,对其索财拿命,行凶方式不限于在房中安置迷香,亦或是在饭菜里下药。”

白剑屏心里打了个突。

黛黎转头看他,点漆的黑眸在日光下宛若一面镜子,“出门在外,行事还需谨慎些。我们这一行有些扎眼,船上的庖厨或许换成我们的人会更好。”

这行囊一箱又一箱地搬,任谁都能看出他们这一行很有家底。

白剑屏颔首,“您说的是。说起来今早我和两个镖师闲聊,其中有一个也提到这点,他建议我们控制船上的庖房。不过我先前去和船主交涉,他并不同意……”

他无奈叹气,“许是我们防着他们,他们同样也防着我们。”

楼船运了大批的货,每一样都值钱。收钱载你一程没问题,但完全让出厨房,那就别想了。

黛黎想了想说:“那就各做各的,食材也别混一起。他们倘若不放心,可在我们做饭时派人在庖房门口盯着。”

白剑屏点头说他也这般想,随后试探道:“主母,您怎的对这些弯弯绕绕如此清楚?”

黛黎笑道,“书里看的,也在茶馆里听说的。”

不久后,所有行囊装船完毕。

随着艄公猛地拽开桅杆旁的麻绳,被卷起的巨大帆布哗啦一声,从上方流水似的泄下来,又被风吹得缓缓鼓起。

楼船乘风逐渐远离岸边。

黛黎站在甲板上,眺望着留在津口旁的士卒,不住有些发愣。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