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215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而, 这一切就只是因为几罐“调味料”…

当然了, 这些都只是柳乘荫的猜测,只是妄想。

万一人家是华国官方的人呢?

毕竟, 柳乘荫只是在国内平台上发布作品,而且作品在发布前还经过了官方的审核。

如此一来,有什么情况,最先反应过来的都应该是国内才对啊!

柳乘荫需要确认一下……

但……怎么确认呢?

柳乘荫想了想,然后拍了拍额头。

他突然反应过来,其实不用那么麻烦的。

要知道,许多与“军工”有关的材料的交易都是要在国家的批准下才能进行的。

柳乘荫只要去有关部门主动将自己那些符合“受限”条件的新型材料进行报备。

到时候,谁想买,可以,去找官方有关部门开批条再说。

把筛选的工作和责任交给官方。

有官方把关,总比柳乘荫自己瞎猜的好。

说得“阴暗”点,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柳乘荫也不粘锅。

如果对方能拿出批条,柳乘荫就能放心买东西给他。

如果拿不出来,却还想耍花招靠威逼利诱的方式还要买的话,柳乘荫反手举报一波……

这种不走正道的家伙通常底子不干净,基本一查一个准,回头还能领一份奖金外加一面荣誉锦旗。

这种办法固然是不能完全解决威胁问题。

但这种办法至少能让柳乘荫将可以卖的对象和不能卖的对象区分开来。

然后将前者放入“放心区”。

如此一来,柳乘荫的工作量顿时大减, 可以将精力集中用于应付后者。

而未来将来自后者的各种威逼利诱、坑蒙拐骗在所难免。

虽然很不喜欢这种麻烦,但既然误打误撞下粘上了,那就只能想办法去应对了。

更何况,对于类似的情况,柳乘荫其实早有准备。

毕竟,他想依靠作品收割影响力,而在每个在被他“收割”过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抗性”。

柳乘荫为了获取可观的影响力,他必须不断开拓新领域。

随着柳乘荫不断涉及新的领域,而且做大做强,他终有一日会被人盯上,然后引来危险。

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当威胁真的来临时,柳乘荫慌了一会后,很快就收拾好情绪,冷静思考对策,然后……

迅速执行!

有了想法后,柳乘荫立马打听起该事项的办理流程来。

手续完成得很快。

毕竟遇到这种事情,官方比柳乘荫他自己还急。

甚至不等手续办齐,他们就十分“贴心”地,以“手续期间不得对协议相关材料进行自主交易”为由,直接把柳乘荫对那些符合“受限”条件的材料都给“冻结”住了。

事实上,柳乘荫主动报备的行为,在旁人看来其实就仿佛自己“投案自首找牢坐”。

换作其他商人若是掌握了一种还没有上“限制名单”的新材料,他们大多会选择会在官方把他们逮住放进“限制名单”中之前,抓紧时间钻空子,借着“自由市场”的便利,大发横财!

但柳乘荫却不想这么做。

这么做虽然因为“不犯法”,但终究是钻法律空子,明眼人就能看出不对。

一旦事情爆出去……

柳乘荫毕竟只是个小年轻,没有那些“企业家”那么脸厚心黑,他脸皮薄,出去都不好见人。

他赚大钱的方式有很多,而且渠道都很干净,明明可以站着就把钱给赚了,就没必要为了这点小利粘上难以洗脱的臭味了。

而且,主动钻进“笼子”里,虽然自由受到了限制,但也在“笼子”的保护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另外,对于这种限制,官方通常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比如研究生产成本方面的政策补贴、订单支持、未来某些国民合资合作的优先权什么的。

因为有这些补偿,民间才好放心去研究。

否则研究者好不容易搞出点什么东西,结果转头就被限制了,无法回收研发成本,导致资金问题,血本无亏,这十分打击研发积极性。

有了各方面的补偿,外加一些无形的资源交换,虽然不能自由交易,但也至于少赚太多,而且有官方背书,稳妥。

总之,柳乘荫是这么想的。

见仁见智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