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碗差不多大的树叶摊开,里面是一堆橘红色的三月泡,看起来小小的,一粒一粒果肉团成一颗完整的。
“这里也有?”姜宁微微惊讶地问:“我还以为没有,那是不是——”
樱桃和杨梅也有了?
对了,还有刺梨。
姜宁擦了擦手,伸手去拿了几颗往嘴里放。
三月泡一颗也就小拇指大小,一颗吃起来没什么味道,得一把吃才够味。
“是不是什么?”卫长昀问。
姜宁一口咬下去,酸甜的味道在嘴里炸开,微微眯了眼,“好好吃。”
“对了,你说什么?”
卫长昀重复了一遍,姜宁“哦”了声。
“没什么,我就是在想杨梅、樱桃和刺梨这些是不是也有?平时镇上的酒,是不是以高粱酒为主?”
“嗯,都是用高粱酿酒,或者米酒、青梅酒。”
卫长昀不知道姜宁怎么突然问这个,说了一些镇上会卖的酒。
姜宁听完眼睛亮了亮,“那就行,我们可以做梅子酒和刺梨酒,尤其是刺梨酒,肯定没人做。”
刺梨可是维生素之王,肯定能卖出去。
卫长昀不自觉地盯着姜宁看了会儿,听到姜宁问他鱼切好了没,才回过神来。
酸汤鱼的做法不难,最重要的就是汤底和鱼。
酿好的酸汤取适量放进锅里,加一点油,再把姜和蒜切片跟着翻炒,炒到味道出来,再往里放水和盐。
加水煮开之后,往里放上一把葱,再把豆腐、土豆和鱼一起放进去煮到熟,最后再放蔬菜就行。
姜宁守在锅边,闻着熟悉的味道,拿筷子尝了尝。
酸汤熬成了。
要是来点豆芽,还有木姜子油就好了。
不过可以留到下次,一家人还要过那么久的日子呢。
“出锅了,准备添饭!”
姜宁拍拍手,解下身上的围裙,朝正好进来拿碗的卫长昀道:“可以端出去了。”
家里还没有吃火锅的条件,而且现在天气逐渐热了,没空调、风扇吃火锅太热了。
用陶锅装正好,还可以保温。
一家五口人,齐齐坐在桌旁,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一起看向姜宁。
姜宁哭笑不得,第一个伸了筷子。
他一动,其他人的筷子也伸出去了。
鱼肉软嫩、汤底开胃,完全没有平时鱼肉的土腥味。
小小最捧场,一脸满足地看姜宁,眼睛亮亮的,“好好吃!”
姜宁正准备夸她,旁边的卫长昀难得地也开了口。
卫长昀一脸认真,道:“好吃。”
第23章
一锅酸汤鱼,连带配菜全都消灭光了,连汤底都被舀起来喝了好几碗。
几个人吃完饭,统一姿势坐在椅子里,半躺着消食。
姜宁揉了揉肚子,偏过头看去,一排人都坐着,吃得餍足了,正在发饭晕。
只有卫长昀稍微坐得正些,不过神情比平时松弛。
“今晚的星星好亮,明天是个大晴天吧?”
姜宁仰头看着天,“还是晴天好,干什么都有劲儿。”
“我也喜欢出太阳,这样不会到处都是湿糟糟的泥巴。”小小大声附和,“会把鞋和裤子弄脏。”
小宝吃饱了,眯着眼,“镇上就不会脏了,那儿的路跟我们不一样。”
小小好奇道:“有什么不一样?”
小宝比划着形容,“我也不知道,我是听小秋哥哥家的三顺说的。”
说完,立即看向卫长昀,“二哥,你一定知道!”
卫长昀是知道,他不仅知道,还曾经住在镇上。
镇上和村里不一样,大街上都是青板石,小巷里是碎石头铺在一起,哪怕是下雨天,也只会湿了鞋边和裤腿,晾干了就行。
不像村里,沾上泥巴,得洗好几遍,浅色的料子还会留印。
“镇上也有不好的呀,没有这儿的山,不能随时摘到野果,也没有小河里的鱼,每一家都挨得近。”
姜宁说道:“在自家院里骂人,隔壁都能听到。”
两小的一听他的话,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追着姜宁问。
旁边朱氏困得早,坐了一会儿便回屋休息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