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酒楼的事,不会是明令禁止吧。”

卫长昀挑眉,“不会,你可以开酒楼,只不过账目会被查得更厉害。”

“这我倒不怕,我肯定会请一个专业的账房。”姜宁掰着手指,换了个姿势躺着,“但这回我得慢慢筹备,不急了。”

听到卫长昀嗯了声,姜宁便解释,“休息呀。”

姜宁嘿嘿一笑,拿开扇子,往卫长昀身上一扑,“忙了好些年,现下一切安定,我当然要先把惠安县玩够了再说。”

惠安县的县城是不大,但奈何周边能去的地方不少。

姜宁打算先体验体验岭南的风土人情,再慢慢琢磨开酒楼的事,人可不能一直在往前走,停一停也挺好的。

卫长昀把扇子捡起来,往桌上放去,“好,听你的。”

“休息休息更好,连幼安出生,你都未休息太久,本该好好修养的。”

姜宁知道卫长昀是在心疼自己,不可置否地嗯了声。

说着话,困意袭来。

姜宁迷迷瞪瞪,转了个身,背贴着卫长昀,嘟囔道:“那你明早记得把那些洗了。”

卫长昀把床帐挂好,又确定放着的驱蚊香点了,“好,我起早点洗。”

第274章

李家二郎强掳女子,后因施暴,遭女子反抗,在女子逃出后追赶时,不慎摔倒,后脑着地正好摔在尖锐石块上,导致身亡。

然,李家人助纣为虐,私下追捕女子至城外,幸女子聪慧,向人求救,后向县府报案,才得以脱身,保住性命。

案子才在县府衙门里立案,控制住嫌疑人,又找人证、物证,外面便隐隐传出了不少说法。

姜宁每日进出都得从衙门外经过,难免能听到一些话。

不过他倒不好奇,毕竟除了涉及机要的事,卫长昀夜里都会跟他说。

所以真算起来,他可比那些人知道消息要早得多。

只不过众人对这位新来的县令尚在观望,生怕又是一个只会欺压百姓,不做事净找事的。

上到衙门下到百姓,因为他们从金陵来,心里还有些偏见。

但他信得过卫长昀。

不为别的,只为他这个人。

况且,卫长昀在翰林院待过,又在大理寺待了近一年,向来秉公执法、办案严明,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姜公子,今儿要去哪儿逛呢?”

“四处走走,趁着这阵还不算太热,过阵子想转悠都得想想。”

“那敢情好啊,咱们惠安县不大,但好地方可不少,而且这一阵子正是吃荔枝的时候,山上荔枝都结成串了。”

荔枝?

姜宁眼睛一亮,竟然忘了岭南的荔枝很有名。

并不是说只有岭南才产荔枝,实际上蜀地也有,只不过品种不一样罢了。

想到这,姜宁不由想起那句很有名的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晓得了,岭南荔枝有名得很,而且果大核小皮薄。”

“姜公子不愧是行家,前阵子晒得豆子,拿回去后,我们家里都说好吃。但荔枝可不能多吃,吃多了火气重。”

姜宁摆手,拿了一把伞就出门。

手里的伞甩来甩去,前后摆动,和周围的邻居、店铺老板熟稔地打招呼。

才来不到七日,姜宁靠着每日在外闲逛的能耐,轻松混了个脸熟。

到底民风淳朴,偶尔被打听一下八卦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

只不过今天因为哄幼安,出门晚了一些,比前几日要热些。

但比起热,这几天时不时来一场阵雨才是要命,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跟淬火似的。

弄得人出门不知道得穿多少,也不知道拿不拿伞。

“哎,姜公子,今天新上了几匹布,要看看吗?”

“有绸或者锻吗?”

“有有有,从江南来的,可都是用上好的丝,要不是今天你来得早,估计一会儿就被买走了。”

“绸缎摸着滑,能凉快些。”

姜宁走进布庄,“丝的太娇贵,不适合用在家里。”

身上但凡有点刺拉的地方,能给丝刮出好几道痕迹来,绸缎相比之下都是耐造的。

“天热要想凉快的话,用席子啊,我们这里有竹席和藤席,铺在床上,可舒服了。”

“那竹席和藤席不容易潮啊?感觉容易长霉生虫。”

“隔一阵子拿出来晒晒就成,不过可别放太阳底下晒,容易晒坏了去。”

姜宁摸了摸刚到的几匹布,手感倒是不错,而且不是很贵,价格比较适中。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