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152章
朱翊钧回到自己习字的书房,正要认真习字,忽然有些难过。他拉开一个抽屉,里面摆着……一颗已经有些破皮的花生,和一支很新的笔。
这支笔是顾闲做的,当时他做的成品惨不忍睹,顾闲便说不如两个人交换一下,这样更有意义,大家都拥有一支朋友做的笔!
朱翊钧被哄迷糊了,在隆庆皇帝略带羡慕的目光中带着笔回宫。
回到宫中,朱翊钧也舍不得写这支新笔,思来想去,决定把笔和去年千秋宴上得来的花生摆到一起。
听说这个花生也是顾闲带来京师的,如今已经有许多店家去南边收花生回来卖,香喷喷的,非常受欢迎。
宫中的吃食偶尔也能看到花生了,只是朱翊钧偶尔还是忍不住想把这颗破破的花生拿出来瞅两眼。
本来眼看着花生快要坏了,朱翊钧还有点郁闷,好在现在又多了支笔,笔可以放很久都不会坏吧?
朱翊钧又想到了顾闲。
顾闲说,这是朋友做的笔。他也可以有朋友吗?
跟人做朋友是什么感觉?
他可以跟顾闲当朋友吗?
想到在国子监度过的大年初一,朱翊钧心情才算是好了起来。他想,这是他过过的最快乐的年,不仅父皇带他出宫玩,他还在宫外交到一个朋友。
这么想着,朱翊钧便打起精神取了支别的笔开始习字。
要怎么努力,才能快快进步?
朱翊钧抿了抿唇,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认真进行枯燥乏味的加练。
……
另一边,大家过年都不用干活,顾闲也难得地被放了几天假。
顾闲本来想约王宜玉出去玩,但魏氏要王宜玉留下一起做待客准备,他便只能自己出去玩耍了。
城东城西都太繁华了,到处都是促销陷阱。
作为一个毫无自制力的人,顾闲决定去外城区找李贽玩。
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李贽跟朋友出去了。
顾闲听了也不觉得失落,自个儿在周围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才转了个弯,顾闲就瞅见旁边有个卖春联的摊主正愁容满面地整理着红纸。
他好奇地凑过去跟人家聊了聊,才知道是年已经过完了,春联便卖不出去了,这些红纸等到明年又会褪色,怎么办才好哟!
顾闲道:“这有何难,京师那么多人办喜事,你去卖给他们便是了。人家东家有喜,说不准给钱更大方哩!”
听顾闲这么一劝慰,那摊主才算是振作起来了。
他自述自己读过几年书,可惜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只一手字还算过得去。
今年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便想着卖字换点银钱养家,没想到卖字也不好卖,一条街能有好几个卖春联的。
偏他嘴巴笨,揽不了客,所以进的红纸全剩下了,不仅没能补贴家用,前前后后反倒还搭进去不少钱!
是不是这样弄的,顾闲也不晓得,反正他把福字卖一百家人换人家一文钱,怎么不算百家钱呢!
顾闲的卖字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当摊子前换了一批人的时候,他又把明日穷鬼上门的说辞给讲了一遍,再拜托人家回去帮忙宣传一下。
这么忙忙碌碌地写完上千个福字,顾闲数了数红绳上的钱,发现已经够了,当即愉快地说道:“够啦,够啦,剩下还需要的话你们找他写吧。”他麻溜掏了红纸和笔墨的钱给摊主,拿着赚来的百家钱回去寻王宜玉。
李贽拜访朋友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住处附近那个冷冷清清的春联摊子围着一大圈人。
走近听了一耳朵,才知道是顾闲来过,还给人家开辟了一条新财路,专门写明儿挡穷鬼的福字。
那典故又是姜子牙又是穷鬼的,寻常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岂有不花个一文钱买福的道理?
李贽在旁听了一会,默默买了几个福字准备回去贴上。
他自己倒也不是不能写,只是得另买红纸,还得收拾笔墨,不如顺手买几张方便。
没有人喜欢穷鬼!
没看到韩愈他们这些文学大家都写过《送穷文》吗?
李贽拿着买来的福字走出人群,注意到住在官员大院里的同僚也拿着几个福字正往外走。
他沉默了一瞬,只觉顾闲着实是个厉害的小子。
顾闲哪里晓得自己忽悠周围的居民,居然一不小心把李贽他们也忽悠进去了。
他兴冲冲地直奔王世贞家,给王宜玉看自己精挑细选串出来的百家钱。
这会儿王宜玉已经忙完了。
见他拿着一串钱来找自己,王宜玉还有点纳闷:大过年送她这么一串钱作甚?
等听顾闲说是他写了上千个福字换的,她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凑过去关心地询问:“手酸不酸?”
顾闲本想说“这点字算什么”,眼珠子忽地一转,说道:“酸!”他笑嘻嘻地把手伸到王宜玉面前,“要不你给我揉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